——“反詐薪傳,慧盾護安”社會實踐團走進九龍湖假日學校
2025年7月9日,寧波大學法學院“反詐薪傳,慧盾護安”社會實踐團小分隊前往寧波市九龍湖假日學校,一場別開生面的“反詐小衛士,暑期護平安”宣講活動順利開展,通過互動問答、情景模擬、知識比拼等豐富形式,實踐團成員為現場中小學生及家長上了一堂生動的反詐安全課,助力筑牢暑期安全防線。
互動啟智:童言童語解讀詐騙本質
“大家覺得什么是詐騙呀?”活動伊始,主講人拋出的問題點燃了現場氛圍,多位小朋友積極舉手發言,用稚嫩卻真誠的語言分享自己的理解,“通過電話騙走我們的錢”“與游戲賬號有關,想騙走賬號里的錢”。為此,主講人便明確了詐騙的定義并總結出詐騙的“公式”——“陌生身份+電話/網絡溝通+要求轉賬”。
為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詐騙套路,活動設置了游戲詐騙、中獎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等七個常見詐騙情景,每個情景都引發激烈討論,小朋友們化身 “反詐小偵探”,共同拆解騙局。冒充熟人借錢詐騙中針對如何核實對方的身份,觀眾紛紛支招:“可以問他借錢是拿去做什么!”“可以聽聲音對不對!”主講人點贊道:“沒錯,大家可以和親友約定一個暗號來確定身份!”現場互動氛圍熱烈而有序。
實戰闖關:知識測驗見真章
誤區辨析環節主講人拋出一系列問題,打破同學們的固有認知。“穿得整潔的人一定是好人嗎?”“長得漂亮的姐姐不會騙人嗎?”通過圖片展示和案例分析,大家明白:騙子不分年齡、性別和穿著。主講人強調,隱私信息堅決不能說,遇到陌生人搭話,先找老師或家長!隨后,全場齊聲朗讀反詐小口號:“陌生鏈接不點擊,個人信息不透露!”“天上不會掉餡餅,刷單兼職是陷阱!”“轉賬之前想一想,核實清楚再操作!”朗朗上口的口訣悄然內化為防騙意識。
最后的知識小測驗更是高潮迭起。當問到“中了獎金要先交手續費怎么辦”時,許多小朋友紛紛舉手,齊聲喊出這是詐騙,并表示不能理會。整齊響亮的回答展現了扎實的學習成果。實踐團成員為積極參與的小朋友送上了小禮物,鼓勵大家不僅自己防騙,還要提醒家人。針對家長,實踐團成員特別提醒家長要了解孩子的上網動態,保管好銀行卡和手機,更要告訴孩子,萬一被騙了不用怕,爸爸媽媽永遠是后盾。有家長感慨:“以前總覺得孩子小沒有向他們普及相關知識,但今天學到的方法太實用了!”
活動總結:薪火相傳,共筑暑期平安線
此次活動通過情景式教學,讓反詐知識深入孩子心田。寧波大學法學院“反詐薪傳,慧盾護安”社會實踐團將繼續走進更多社區、學校,用青年力量傳遞反詐知識,讓“小衛士”帶動 “大家庭”,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反詐合力,為平安暑期保駕護航。
文字:賈夢爾
攝影:符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