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自電學子赴婁底建豐村:用AI科普點亮暑期宣教之旅
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助力鄉村教育發展,7月5日至12日,在湘潭大學駐建豐村工作隊的積極協調與大力支持下,湘潭大學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赴婁底市新化縣建豐村開展為期一周的宣教活動。本次活動以“科技賦能鄉村,教育點亮未來”為主題,結合學院專業特色,通過安全教育、科技普及和素質拓展三大板塊,為當地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人工智能盛宴。
安全教育筑牢生命防線
暑期是青少年安全事故的高發期,尤其是農村地區水域較多,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緩。為此,團隊精心準備了防溺水專題課程,通過案例分析、互動問答和情景模擬等方式,向孩子們普及防溺水知識,課程生動有趣,孩子們積極參與,有效提升了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
(實踐團成員進行防溺水教育)
科技課堂點燃創新夢想
為激發鄉村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團隊充分發揮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科優勢,設計了豐富多彩的科技課程。在人工智能科普環節,志愿者先演繹AI技術發展史,隨后孩子們用“數字人”生成軟件制作專屬IP形象,還通過“豆包”AI工具生成未來職業畫像并調整參數。無人機科普環節中,團隊先講解其定義、原理及應用,再以動畫拆解原理,之后進行飛行表演,部分孩子在指導下體驗操控。而在人工智能視覺感知、聲控及人臉識別實驗箱科普時,團隊先介紹實驗箱結構,再講解并演示機械臂水果分類、語音識別應答、人臉檢測與云臺跟隨實驗,孩子們近距離觀看并動手參與。
(團隊成員為孩子們科普人工智能)

(團隊成員為孩子們講解無人機知識)

(團隊成員向孩子們展示實驗箱操作過程)
此外,團隊還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無線電定向越野。孩子們手持無線電測向儀,在活動現場尋找信號源,既鍛煉了體能,又學習了無線電基礎知識。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興奮地說:“原來科技可以這么好玩!我以后也想學電子技術!”
(孩子們利用測向機尋找信號源)
素質拓展培養團隊精神
除了知識傳授,團隊還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在素拓游戲環節,孩子們分組完成“數字抱團”、“能量傳輸”、“摸石過河”等挑戰,在歡聲笑語中學會互相信任、分工合作。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也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玩“數字抱團”游戲)

(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玩“能量傳輸”游戲)

(孩子們分組進行“摸石過河”比賽)
湘潭大學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三下鄉”團隊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科技服務社會,教育助力鄉村”的使命。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湘潭大學駐建豐村工作隊的全程支持與細致保障,在此向工作隊致以誠摯的感謝。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科技與鄉村的美麗邂逅。團隊成員們用專業所學澆灌鄉村教育的沃土,以創新實踐搭建起城鄉互動的橋梁,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科技的種子,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動能。展望未來,學院將持續深化"三下鄉"社會實踐內涵,推動形成"高校+鄉村"長效幫扶機制,促進更多優質教育資源下沉,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團隊成員與孩子們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