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微光燃希望,盛夏耕耘護童心——星星鳥支教隊第四、五天紀實
七月的豫北平原,麥浪翻滾后的田野鋪展著靜謐的綠意。伴隨著兩場大雨送來的清涼,華中科技大學“星星鳥”支教隊在延津縣司寨鄉(xiāng)司寨小學的支教日程已進行到第四、五天。17名隊員懷揣熱忱,用知識與愛為鄉(xiāng)村孩子們編織著斑斕的盛夏課堂。
思想引領:紅色課程厚植家國情懷清晨的校園,因一堂堂特殊的思想品德課而莊重肅穆。楊天宇老師為三年級孩子們講述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征程,將先輩的艱辛與堅守化作生動的故事,將共產(chǎn)主義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稚嫩的心田;投影屏上,五星紅旗熠熠生輝,黃藝老師精心準備的“祖國旗幟在我心”課程讓孩子們屏息凝神,當《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響起,稚嫩卻堅定的歌聲穿透教室,與遠方的山河共鳴;歷史課上,方思晗老師將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長卷與動畫相結(jié)合,甲骨文的“日”“月”在孩子們筆下重生,漢字拼圖游戲讓他們觸摸到文明的脈搏;五年級的“兩彈一星”精神宣講課更掀起熱潮,郭永懷、王淦昌等科學家的故事讓同學們攥緊小拳頭:“我們也要做對國家有用的人!” ,信仰的火種,在這一刻被悄然點燃。

(圖為孩子們繪制的祖國旗幟。劉水供圖)
巧手生花:指尖躍動的創(chuàng)造之力為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支教隊設計了豐富的手工課程。一年級的“魔法折紙”課上,楊文曲老師帶領孩子們探索折紙的世界,在老師的循循善誘和耐心指導下,小朋友們都體會到了折紙的奇妙,一張一合中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造型;紅紙、剪刀、靈巧的雙手——剪紙課堂彌漫著專注的氣息。孩子們的指尖靈巧游走,剪刀開合間,五角星棱角分明,圖案漸漸綻放,“我要把它貼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在繪畫課上,黃藝老師將民族服飾元素帶入課堂,孩子們筆下的圖案色彩絢爛,獨一無二;吳垚夢老師則帶領五年級學生探秘VR世界,自制眼鏡的樂趣讓科技創(chuàng)新的種子悄然萌芽。

(圖為手工課上孩子們的作品。楊文曲供圖)
紙短情長:童真謝意暖心間課間時分,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捧著剛完成的折紙、剪紙作品奔向老師,有五彩斑斕的千紙鶴,可愛精致的小紙盒,栩栩如生的折紙蝴蝶。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將這些飽含心意的手工作品塞進老師手中,稚嫩的臉龐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些看似簡單卻充滿童趣的作品,不僅傳遞著孩子們最純真的感謝,更讓師生間的情感在紙藝的傳遞中不斷升溫。每當老師們收到這些特別的禮物,都會小心翼翼地收好,或是鄭重地擺在辦公桌上,成為激勵自己繼續(xù)用心教學的動力源泉。

(圖為孩子們送給老師們的手工作品。徐菁澤供圖)
躍動青春:汗水澆灌團結(jié)之花午后的操場化作活力賽場。羽毛球課上,熒光黃的羽球如振翅的蜂鳥般在陽光下拖曳出一道道明艷的流光,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lián)]拍、救球,笑聲飛揚。拔河比賽更是熱火朝天,混合編隊的孩子們腳蹬土地,齊聲吶喊,繩索中央的紅綢左右搖擺,此刻勝負早已不再重要。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衣衫緊貼在孩子們起伏的背脊上,在微風中蒸騰著青春的朝氣,比任何獎杯都更生動地詮釋著正在茁壯生長的團隊精神。

(圖為支教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體育活動。李潔供圖)
星光不熄:守護童心的夏夜燈盞 夕陽西下,孩子們帶著滿心收獲蹦跳著離校,支教隊員的忙碌卻未停止。備課、復盤、優(yōu)化教案……燈光下的身影,是為明日課堂埋下的又一粒種子。司寨小學鄭校長感慨:“這些年輕人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扇望向世界的窗。”
星火微光,可成炬;盛夏耕耘,終有獲。未來八天,“星星鳥”將繼續(xù)以熱忱為筆,在豫北的土地上書寫更多關于希望與成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