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重慶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智啟綦鄉,化夢綦航”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綦江區文龍街道回龍灣社區開展第三天實踐活動。在指導老師馮意、崔清玥的帶領下,16名團隊成員有序組織愛國主義教育講座、“特工密信”實驗、“神奇的小水滴”科普、水火箭制作、“院壩里的運動會”及“院壩里的科技節”等系列活動,以多元實踐深化認知、助力成長。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小朋友合影 黃焱坪 攝
一、厚植家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上午9時,“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主題教育講座在回龍灣社區舉行。綦江區文博學會張敬老師結合歷史史實,強調以史為鑒傳承愛國精神,引導青少年觸摸歷史溫度。他寄語青少年將民族精神融入成長歷程,以知識為翼、以自強為風,讓青春在報國實踐中綻放光彩。此次活動為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搭建平臺,推動抗戰精神煥發新活力,凝聚奮進力量。
圖為文博學會張敬開展講座圖片 黃焱坪 攝
二、趣味科學實驗,點燃探索熱情“特工密信”實驗:實踐團成員帶領社區學生參與實驗,孩子們繪制專屬密信,當碘伏接觸紙面時,無色圖案逐漸顯現,在互動中感受化學變化的奇妙。
“神奇的小水滴”科普:午后開展的實驗以“舞蹈液滴”為喻,講解小蘇打與醋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水滴在油中反復沉浮的原理。成員結合生活實例,讓抽象知識通俗易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
水火箭制作: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與科技創新教育戰略,實踐團指導小朋友利用閑置塑料瓶制作水火箭,在動手實踐中放飛科技夢想,強化對科學原理的理解與應用。
圖為社區小朋友所制作的特工密信 黎桂芳 攝

圖為社區小朋友合作制作“神奇的小水滴” 黎桂芳 攝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社區小朋友一起發射水火箭 黃焱坪 攝
三、活力文體活動,豐富成長體驗為讓孩子們感受運動魅力,實踐團舉辦“院壩里的運動會”,設置滾鐵環、踢毽子等趣味項目,在歡樂互動中增強體魄、凝聚活力。
圖為社區小朋友參與滾鐵環比賽 黎桂芳 攝
四、科技賦能基層,踐行育人使命“院壩里的科技節”活動深入踐行科技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將科學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實踐團成員圍繞“生活中的化學奧秘”開展講座,解析化學原理與日常生產生活的關聯;結合反詐工作需求,創新推出“化學防詐宣講”,以識別“偽科學”騙局為切入點,拆解保健品虛假宣傳、“富氫水”詐騙等套路,傳授實用防詐技巧。
圖為院壩里的科技節“鐵粉煙花”實驗 黃焱坪 攝
講座后,十余項趣味化學實驗在院壩開展,從“海底蔚藍”到“火山熔巖”,成員邊操作邊講解,居民踴躍參與,在體驗中感受科學魅力。此次活動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結合,傳播科學思想、強化安全意識,以實際行動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基層科普注入青春動能。
一天的實踐讓成員們收獲頗豐,他們表示,今天的紅色與科學教學是助力鄉村教育的生動實踐。活動打破課堂壁壘,讓鄉村孩子在鮮活體驗中成長,這樣的實踐讓鄉村教育更有溫度,將知識、文化與情懷融入行走體驗,為鄉村孩子播下熱愛土地、珍視文化、渴求知識的種子,助力他們全面成長。團隊將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收獲踏上后續旅程,讓“三下鄉”的每一步都踩得更扎實,讓鄉村教育的種子播撒到更遠的地方,讓青春的足跡印在土地上,也暖在人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