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學子赴青海省博物館:探紅色脈絡,悟“兩路”精神
為傳承紅色基因,深化對“兩路”精神的理解,7月16日,長安大學“陜青同行石榴情·逐夢兩路礪青春”暑期社會實踐隊奔赴青海省博物館,開展沉浸式實踐學習活動。隊員們穿梭于歷史文物與展覽之間,探尋紅色記憶,汲取奮進力量,讓青春在傳承精神中熠熠生輝。
實踐當日,隊員們身著統一隊服,手持鮮艷隊旗,在青海省博物館前整齊集結。古樸莊重的博物館建筑,承載著青海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實踐之旅的起點。踏入館內,“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錄展”以濃郁的紅色氛圍撲面而來,瞬間吸引隊員們駐足凝視。

展覽通過珍貴文物陳列、歷史照片回溯、文獻資料解讀,串聯起青海百年革命奮斗歷程,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帶領青海人民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的崢嶸歲月。從早期革命火種的播撒,到解放青海的熱血征程,再到建設新青海的拼搏足跡,文物與史料成為歷史的“講述者”,傳遞著信仰的力量。
在“青藏公路”專題展區,隊員們圍站在展板與實物前,認真聆聽講解,思緒隨之飄向那段艱苦卓絕的筑路歲月。青藏公路作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東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其建成背后,是人民解放軍工程兵等群體響應黨中央號召,“一面進軍,一面修路”的偉大壯舉。彼時,物資極度匱乏、技術條件短缺,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更是挑戰極限,但筑路先輩們憑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意志,頑強拼搏,以血肉之軀在“生命禁區”硬生生鑿出交通天路,終結了青海、西藏地區延續千年的落后運輸方式,書寫下震撼人心的奮斗史詩。

隊員們回溯筑路細節,感慨先輩們克服艱難險阻的無畏勇氣,深刻體會到“兩路”精神里奉獻與擔當的厚重分量。從筑路英雄的故事里,隊員們讀懂了信仰驅動下的堅守,明白這條“天路”不僅是交通大動脈,更是精神傳承的紐帶,連接著過去與當下,激勵著新一代青年接續奮斗。

此次青海省博物館實踐之行,是長安大學學子走出校園、觸摸歷史溫度的生動課堂。隊員們表示,將以 “兩路” 精神為指引,把實踐所學轉化為青春奮斗的動力源泉。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傳承紅色基因,主動擔當使命,讓 “兩路” 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彩。同時,以青春之姿促進陜青文化交流,助力民族團結,讓實踐成果真正成為青春成長的養分,在傳承與踐行中書寫屬于新時代大學生的擔當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