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雛鷹計劃”社會實踐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入第三天,圍繞“紅色精神”核心精心設計的特色活動與課程依次展開。大學生志愿者與孩子們深度互動,讓紅色文化的種子在稚嫩心田悄然扎根,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歡聲笑語中自然流淌。
隊員陳詩涵與張詩涵共同組織了別開生面的“時光膠囊”活動。孩子們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將心中的夢想認真書寫在卡片上,再小心翼翼地貼到教室前方的心愿樹上。一張張稚嫩的字跡里,藏著對未來的憧憬:“我想當老師,教出更多愛國的學生”“長大了要做醫生,幫生病的人減輕痛苦”“想成為科學家,發明讓國家更強的機器”……這些與社會貢獻緊密相連的夢想,在心愿樹上匯聚成青春的力量,讓紅色基因與責任擔當在孩子們心中萌芽。



“童聲朗朗心向黨”的朗誦課上,隊員周一笑與王楹帶領孩子們走進紅色詩篇的世界。志愿者先是生動講述詩篇作者的生平故事與創作的時代背景,幫助孩子們理解文字背后的家國情懷;隨后逐句解析詩句內涵,引導大家感受字里行間的磅礴情感;最后通過領讀與跟讀,讓孩子們在聲情并茂的朗誦中,將紅色血脈的溫度與紅色精神的力量深植心間。當孩子們用飽滿的情緒吟誦先輩們的詩句時,那份跨越時空的愛國情懷變得可觸可感,也讓他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愈發強烈。
“拳風錚錚少年強”的體育課上,隊長肖博文與隊員羅錦旺帶來了中華武術的盛宴。志愿者先是展示了行云流水的武當九式太極拳,一招一式盡顯外柔內剛的東方智慧;隨后手把手教學剛勁有力的五步拳,一拳一掌皆透著中華兒女的精氣神。孩子們模仿著志愿者的動作,在一招一式的練習中,不僅強健了體魄,更真切感受到中華武術中蘊含的文化脈絡與哲學思想,讓“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理念在實踐中傳承。



當日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圓滿落幕,豐富的課程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強健了體魄,更讓紅色精神與中華文化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記。這個夏天,紅色的種子已在荊楚大地播撒,靜待來日綻放出絢爛的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