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振興,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鄉村振興團隊參與2025年“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7月16日,團隊前往廣西梧州市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中山紀念堂,在革命先輩的足跡中汲取精神力量,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深度融合。
梧州中山紀念堂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1921-1922年間,孫中山先生為籌備北伐事宜,曾三次駐節梧州,與梧州結下深厚淵源。梧州是全國最早奠基的中山紀念堂,團隊成員懷著崇敬之情步入紀念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先生目光堅定,仿佛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

圖為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隊員們依次參觀各個展廳,通過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詳實的文獻資料,深入了解孫中山先生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不懈奮斗的一生,深刻領會了其“振興中華”“天下為公”的革命理想以及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內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聯句高懸,時刻激勵著隊員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砥礪前行。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紀念堂
參觀結束后,團隊成員紛紛表示深受觸動。實踐團成員感慨道,此次參觀讓實踐團對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肩負著鄉村振興的重任,要將這種精神融入到實踐中,為農村地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孫中山先生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給予了實踐團克服困難的勇氣。

圖為實踐團在中山紀念堂前的集體合影
此次參觀梧州中山紀念堂,不僅是一次紅色文化的洗禮,更是“一葉興鄉”實踐團在實踐活動中的重要精神補給。團隊將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把從紀念堂中汲取的奮進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拼搏。
(編輯:黃生梅 陳嘉浩 拍攝:黃生梅 陳嘉浩 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