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塔里木大學農學院“青伴夕陽”志愿服務隊懷揣著熱忱與擔當,走進了阿拉爾市銀鈴大家庭老年公寓,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年輕的面龐與白發蒼蒼的身影交織在一起,碰撞出溫暖而動人的火花,為這座寧靜的養老機構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讓關愛與陪伴化作冬日里最溫暖的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
踏入老年公寓的那一刻,隊員們便迅速行動起來,精心布置的活動室里洋溢著歡快的氣息。他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手工創作項目——細膩柔軟的沙子畫材料整齊擺放,五顏六色的彩筆蓄勢待發,趣味十足的拼圖錯落有致地陳列著,每一項都旨在激發老人們的興趣,喚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回憶與向往。當隊員們熱情地邀請老人們一同參與時,原本安靜的空間瞬間熱鬧起來,歡聲笑語漸漸充盈其間。
活動現場宛如一幅溫馨和諧的畫卷徐徐展開。在沙子畫區域,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戴著老花鏡,專注地看著面前的色彩斑斕,卻遲遲不敢下手。這時,旁邊的隊員輕輕蹲下身,握住她顫抖的手,溫柔地說:“奶奶,您想怎么畫就怎么畫,我陪著您。”從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后來的自由揮灑,祖孫般的默契在指尖流轉,一幅充滿童趣的作品逐漸成形,老奶奶臉上綻放出孩子般純真的笑容。而在彩筆畫桌旁,幾位老人圍坐一起,你一筆我一劃,共同描繪著心中的家園,盡管線條或許不夠筆直,色彩搭配也未必專業,但那份投入與快樂卻是無比真實的。隊員們穿梭其中,時而遞上合適的畫筆,時而幫著扶正紙張,眼神中滿是鼓勵與呵護。
對于那些對手頭工作略顯陌生的老人來說,每一個新事物的嘗試都可能伴隨著些許緊張與不安。然而,隊員們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全程“手把手”地進行細致入微的指導。無論是解開拼圖包裝袋的小技巧,還是調配沙子濕度的小竅門,他們都耐心示范,一次次重復講解,直到看到老人們眼中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才放心地去幫助下一位。這種全方位的陪伴式服務,有效地緩解了老人們的生疏感與緊張情緒,使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之中,盡情享受動手的樂趣。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慰問演出,更是一座連接兩代人的橋梁。“青伴夕陽”志愿服務隊的年輕學子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把自己的所學所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關懷舉措,送到每一位老人的心坎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收獲頗豐。看著老人們在自己的協助下完成一件件作品時驕傲的表情,聽著老人們講述過去的故事,隊員們深刻體會到“敬老愛老”這一傳統美德背后所蘊含的重量,明白了陪伴與傾聽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隨著夕陽西下,本次活動也接近尾聲。老人們拉著隊員們的手依依不舍,反復叮囑著下次再來。這份跨越年齡界限的情感交流,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每個人的心田。“青伴夕陽”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紛紛表示,這次經歷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未來將繼續投身此類公益活動,用自己的青春力量點亮更多老年人的生活,讓尊老敬老之風在社會上蔚然成蔭。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這樣一場充滿溫情的社會實踐活動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給老年公寓的老人們帶去了歡樂與慰藉,也為年輕一代提供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平臺。相信這樣的愛心之舉會像一粒種子,播撒在社會的土壤中,生根發芽,開出更多絢麗的道德之花,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