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譯心牧歌絲路實踐團走進潤安社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粘土玩轉新疆”兒童文化體驗活動。本次活動以超輕粘土為媒介,通過手工創作的方式,帶領社區孩子們近距離感受新疆的風土人情,在歡聲笑語中播撒民族團結的種子,傳遞絲路文化的魅力。
活動以“粘土變變變,解鎖新疆小美好”為主題,旨在通過趣味性強、參與度高的手工體驗,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同時潛移默化地了解新疆的飲食文化、自然景觀和民族藝術。來自社區的10余名兒童在實踐團成員的引導下,開啟了一場充滿色彩與創意的新疆文化之旅。
活動伊始,實踐團成員通過播放新疆風景圖片和特色元素展示,迅速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遼闊的草原、金色的沙漠、累累的葡萄架,以及馕、葡萄、花帽等具象元素,讓孩子們對新疆有了初步的視覺印象。隨后,成員們引導孩子們聯想粘土顏色與新疆元素的關聯:“黃色像沙漠和馕,紫色像葡萄,綠色像草原……”孩子們紛紛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想要親手捏出心中的“新疆印象”。
在“新疆美食坊”環節,孩子們學習了如何用粘土制作新疆經典美食——馕和葡萄串。黃色與棕色粘土在手中揉捏、壓扁、刻畫花紋,再點綴白色“芝麻”,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粘土馕”便躍然桌上;紫色小球串成葡萄,綠色藤蔓輕輕纏繞,一串串“葡萄”晶瑩可愛。孩子們還發揮創意,制作了“哈密瓜”“羊肉串”等更多特色美食,展現出豐富的想象力。
在“新疆小風景”創作環節,孩子們嘗試用彩色粘土拼貼出新疆花帽的紋樣,或用棕、白等色捏出駱駝、小羊等動物形象。有的孩子還將美食與風景元素組合,創作出“葡萄架下有馕和小羊”等充滿故事性的場景,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孩子們對新疆文化的獨特理解與情感表達。
作品展示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孩子們驕傲地舉起自己的粘土作品,用稚嫩的語言介紹“我做了新疆的什么”,現場掌聲不斷。伴隨著歡快的新疆音樂《娃哈哈》,大家一起合影留念,記錄下這充滿創意與文化溫度的美好時刻。
團隊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輕松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多樣性與包容性,增強對祖國遼闊疆域和多元民族的認知與認同。”
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社區兒童的暑期生活,更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與傳承。團隊將繼續以文化為橋、以實踐為媒,走進更多社區與鄉村,用青春的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真誠的行動傳遞絲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