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塔里木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護航心海,向陽而生”心理健康青春行志愿團走進阿拉爾市九團如意社區,開展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服務為核心的實踐活動,覆蓋殘障老人、特殊家庭、社區兒童等群體。
關懷殘障老人,傳遞溫暖與慰藉,共筑希望與力量
志愿者在社區人員帶領下關懷殘障老人。首位是四川籍援疆老人,居疆近30年,講述開荒艱辛與今日生活變化,志愿者為其科普心理知識。甘肅籍的奶奶 2019年隨政策來疆,因腿部肌肉萎縮持證,卻靠堅持鍛煉好轉。志愿者用心理知識引導她釋放情緒、積極生活。

志愿者們將目光轉向社區特殊家庭。一戶家庭中,14歲的孩子先天腦癱無法行動,卻能感知聲音,父親獨自照料孩子多年,但他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另一戶家庭里,母親患小兒麻痹行動不便,卻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撫養兩個年幼孩子的重擔。

面對這些在困境中堅守的家庭,志愿者們耐心傾聽家長們長期照護的壓力,用心理健康知識講解情緒調節技巧,更用溫暖的陪伴傳遞力量。“他們沒有被生活壓垮,反而活出了韌性,這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人生課。”
聚焦社區兒童,打造趣味心理課堂
之后志愿者們將重心轉向社區兒童,設計了一系列 “寓教于樂”的心理健康活動,讓孩子們在歡笑中學會表達與成長。
“藝術 + 心理” 課堂上,歌聲、泥塑、繪畫成情緒 “翻譯官”。“歌聲療愈心靈” 環節,孩子與志愿者唱兒歌,感受旋律情感;“巧手塑紅心” 中,孩子用橡皮泥創作并分享背后心情;“九宮格繪心” 讓情緒可視化,如彩虹表開心、火焰表生氣。志愿者發心理小報,用通俗語言講情緒管理知識。

“棋海博弈”中,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們下棋,在黑白棋子的對弈中傳遞 “落子無悔”“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鍛煉他們的專注力與情緒調節能力“你說我猜”的互動里,孩子們從害羞到大方上臺表演,在同伴的笑聲中體會被接納的溫暖;“觀影悟成長”環節,一部心靈成長主題的動畫短片,讓孩子們學會勇敢表達、積極看待事物,為友情保鮮。
“心靈禮物”則充滿互動巧思。“手掌繪心”中,孩子們按下彩色掌印,寫下對朋友與志愿者的祝福,“大手牽小手”的畫面定格成歡樂的瞬間;“圍圈贊友”讓孩子們用便簽寫下同伴的優點,當“你笑起來很可愛”這樣的細節被念出時,不少孩子露出驚喜的笑容;“趣味掃雷”游戲里,“雷寶寶”的夸張反應與大家的躲避動作,讓現場笑聲不斷;最后的“青年減壓操”,孩子們從生疏到熟練,甚至主動上臺表演,在運動中釋放壓力。

愛與成長:一場雙向奔赴的溫暖旅程。
從殘障老人到特殊家庭,從兒童到社區整體,塔里木大學志愿者們的實踐活動,不僅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了關愛,更讓參與者與志愿者都收獲了成長。老人們的堅韌、特殊家庭的樂觀、孩子們的純真,都成為志愿者心中珍貴的“教材”;而志愿者的陪伴與專業引導,也讓社區居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學會用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此次實踐活動為社區特殊群體提供關愛,志愿者也從居民身上獲得成長。社區居民感受到社會溫暖,學會以更積極心態面對生活,志愿者則表示活動是 “雙向奔赴的治愈”,推動更多人關注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