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傳承“敢為天下先”的小崗精神,助力鄉村振興事業,安徽財經大學學子于2025年7月22日至25日走進安徽鳳陽小崗村,開展了一場集學習、實踐、感悟于一體的“三下鄉”活動。期間,團隊通過專題講座、展館參觀、田間實踐、情景回溯等多種形式,循著小崗村的改革足跡,觸摸歷史脈搏,深刻體悟改革精神的內涵,為青年學子投身鄉村振興積蓄思想力量與實踐認知。
專題講座學習,厚植改革精神底蘊
7月22日團隊在小崗村會議室參加《我與大包干帶頭人面對面》專題講座,聆聽大包干帶頭人關友江、嚴金昌回溯1978年小崗村“分田到戶”的改革歷程,了解改革背景、面臨的壓力及成效,以及小崗村如今“農、旅、工同步發展”的變遷。通過與改革親歷者面對面,讓學子深入理解小崗村改革的歷史必然性和“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內核,為后續實踐奠定思想基礎。


參觀事跡展館,汲取為民服務力量
2025年7月23日團隊前往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參觀搪瓷杯、筆記本、“民生清單”等實物展品,聆聽講解員介紹沈浩六年里為小崗村辦實事的事跡,感受其“扎根田間”的實干和“一心為民”的堅守。學習沈浩作為“新時代小崗精神踐行者”的奉獻精神,引導學子樹立“把群眾裝在心里、把責任扛在肩上”的為民理念。

模擬田間勞作,體悟改革奮斗內涵
2025年7月24日團隊在小崗村田野開展“分田到戶”模擬勞作,學子們認領“責任田”,俯身拔除雜草,在烈日下體驗農耕辛勞,切身感受“包干到戶”中“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的實際意義。通過躬身實踐,讓學子在勞作中直觀體會當年小崗村民通過奮斗改變命運的歷程,深化對“自力更生、敢闖敢試”小崗精神的理解。


觀看情景思政劇,對話改革先輩精神
2025年7月25日團隊在小崗村老式院落沉浸式觀看《十八個紅手印》情景思政劇,劇中復刻了1978年小崗村18位村民按下“生死契約”及改革后豐收的場景。
讓學子通過藝術形式回溯歷史,深刻領會小崗精神中“絕境中敢破敢立的勇氣”和“要幸福就要奮斗”的真理,完成與改革先輩的精神對話。

此次7月22日至25日的小崗村“三下鄉”活動,團隊通過講座、展館參觀、田間實踐、情景劇觀看等多種形式,全方位觸摸改革脈搏、傳承小崗精神,為學子們在鄉村振興中貢獻青春力量積蓄了精神動力和實踐認知。
通訊員:蔡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