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加速滲透的背景下,數據資產入表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環節,正面臨法律確權模糊、多方權益交叉、合規標準不統一等現實挑戰。“數智淘金”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小組聚焦數據資產從權屬界定到計量落地的跨學科研究,先后走訪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深圳數據交易所、北京京師(深圳)律師事務所、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湖北觀筑律師事務所、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武漢)等單位,通過實地訪談與專題研討,深入探索數據資產入表的實踐路徑與合規策略,為跨學科研究提供了關鍵實證支撐。
一、調研紀實:腳步丈量數據資產路團隊首先來到
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圍繞數據資產入表的法律框架展開初步探討。律師團隊結合實務案例,闡述了數據確權在企業入表過程中的基礎性作用,強調權屬清晰是數據資產化的前提,而當前企業普遍面臨數據來源復雜、授權鏈路不完整等挑戰,需通過專業法律盡調梳理權利邊界。

接著,團隊來到
深圳數據交易所,作為全國首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單位,其創新實踐為數據資產化提供了重要參考。團隊與專家圍繞《數據交易合規評估指南》展開交流,了解到該指南通過系統化細則將抽象法律條文轉化為可操作標準,覆蓋數據確權、安全審查、流通利用全環節,已成為數據交易合規的深圳標桿。
隨后,團隊走進
北京京師(深圳)律師事務所,聚焦數據資產計量的跨學科特性,與律師和技術顧問深入研討。雙方一致認為,數據資產入表需打破法律與會計的學科壁壘,建議建立“法律-會計”雙軌審查機制:法律部門出具《數據權利合規意見書》明確權屬邊界,會計部門據此核算成本與價值,確保結果同時滿足法律要求與會計準則。

在
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的走訪中,律師為團隊提供了數據確權的標準化操作指引。其提出的“四步確權流程”:梳理數據資產清單、開展權屬溯源調查、劃分權利邊界、制作確權報告,以及“數據權益分層協議”模式,通過基礎層(用戶原始數據所有權)、加工層(平臺脫敏與算法權利)、應用層(商業收益分配)的分層約定,有效破解了多方權益爭議。
而在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武漢)的座談會上,企業客戶代表與律師共同分享了數據資產計量落地的實操經驗。與會者指出,企業需結合數據采集、加工、維護等多維度成本,參考會計準則探索個性化計量模型,同時加強與會計師事務所的協同,確保入表數據符合監管要求。
在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武漢)等機構的走訪中,團隊已對數據資產入表的標準化流程與企業實操經驗有了初步掌握。尤其是在
湖北觀筑律師事務所,成員們與鄧威、黃俞媛、雷霆、劉逸旭四位資深律師展開深度研討,系統探討數據確權、合規審查、風險防控等核心議題,為研究提供了法律實務層面的關鍵洞察。
二、對話現場:湖北觀筑律師事務所深度訪談實錄(一)鄧威律師:數據確權與多方合作的權利邊界鄧威律師強調,數據確權是全鏈條合規管理,需結合專業數據公司的數據梳理與律師的合規盡調,重點覆蓋企業主體資格、股權架構、數據資產來源等核心維度。針對多方聯合生成數據的權利劃分,他建議采用“
板塊責任制”:合同中明確客戶負責原始數據授權鏈路審查,第三方承擔算法模型合規性認證,通過數據貢獻清單和權利歸屬協議劃分收益權,從源頭避免確權糾紛。
(二)黃俞媛律師:合規審查中的文件清單與用戶授權黃俞媛律師指出,數據資產入表的合規審查需同時驗證文件真實性與授權合法性,核心審查文件包括數據資產一覽表、近三年審計報告、風險事件處理文件、用戶協議等。審查重點因數據類型而異:自有數據側重真實性核查,第三方數據需驗證授權鏈路完整性,用戶生成數據則需防范隱私侵權風險。她特別提出“
場景化授權”原則,例如借貸平臺用戶協議需明確借款評估所需采集的身份證、征信報告、抵押物信息等具體場景,細化數據用途及時限條款,確保符合《個人信息保護法》要求。
(三)雷霆律師:技術合規與數據安全的雙重保障雷霆律師結合實務經驗,提出技術方案合規審查需穿透技術表象,聚焦匿名化處理與隱私計算的法律邊界,律師應親自模擬一般用戶的使用流程,仔細核查平臺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的合規性。針對數據安全保障,他總結出“
三層次防護體系”:制度層面啟用訪問控制、禁用弱口令、設立三級事故響應部門;系統層面通過專用研發系統實現授權員工專屬訪問;第三方認證則遵循必要性原則,僅在委托開發或使用外部系統時引入,全面構建數據安全防線。
(四)劉逸旭律師:立法演進與風險攻防的前瞻視角劉逸旭律師從法律演進角度分析,數據資產入表可能推動專門性數據財產權立法,建議從分類分級確權、有限排他權、公共利益優先、動態調整機制、個人信息保護優先五個方面完善《數據資產入表合規指南》。他特別指出,爬蟲抓取公開數據入表易因授權瑕疵引發侵權糾紛,預防需雙管齊下:一是核查完整授權鏈條,要求業務端提供用戶授權原始憑證;二是對公開數據明確備注來源合法性的責任,從源頭規避風險。
三、數智新路徑:實踐路徑與實施框架在綜合深圳數據交易所、京師(深圳)律師事務所、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團隊提煉出數據資產入表的可操作路徑:針對權屬界定場景化復雜、跨學科協作機制缺失、計量模型產業適配不足等核心挑戰,需從三方面協同推進構建“
法律-技術-會計”
跨學科協作框架,通過雙軌制審查機制打通權屬認定與價值核算壁壘;推廣標準化確權流程與分層權益協議,以清單梳理、溯源調查、邊界劃分、報告制作為核心步驟破解多方權益爭議;推動計量模型動態優化,結合企業成本結構與會計準則要求建立通用化評估工具,同步強化合規審查細則的場景化落地。
四、結語此次暑期調研通過走訪深圳與武漢兩地的法律機構與數據交易平臺,深入一線獲取數據資產入表的實踐智慧。從深圳數據交易所的合規框架創新,到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的確權流程標準化,再到湖北觀筑律師事務所的多維度實務解析,每一站調研都揭示了數據資產化的復雜性與系統性,它既是技術創新與制度規范的協同命題,也是法律確權、會計計量與產業實踐的交叉融合,更需要跨學科、跨機構的協同推進。站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之巔,數據資產化的征程或許道阻且長。未來,團隊將持續整合調研成果,探索權屬界定與計量落地的跨學科解決方案,為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貢獻學術力量,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