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青油湘鋒”實踐團,一群來自湖南的學子,回到了家鄉,在郴州市汝城縣沙洲瑤族村開展了一場難忘的社會實踐。我們以“追尋紅色記憶,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通過實地探訪、深入學習和座談交流,重溫了感人的"半條被子"故事,并調研了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圖1郴州市汝城縣沙洲瑤族村全貌
重溫“半條被子”溫暖,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我們的第一站來到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在莊嚴肅穆的展廳內,通過聆聽講解、觀看歷史文物和影像資料,我們深入了解了三位女紅軍戰士與沙洲村村民徐解秀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這段歷史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也讓我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隨后,我們步行至沙洲民俗廣場及“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舊址,在歷史現場進一步感悟那段艱苦卓絕卻又充滿溫情的歲月。革命先輩們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風雨同舟的崇高精神深深烙印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圖2“青油湘鋒”實踐團參觀“半條被子”紀念館
對話基層領頭雁,探尋鄉村發展路 為了了解沙洲村如何傳承紅色基因、推動鄉村振興,我們有幸與“半條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后人、沙洲瑤族村黨支部書記朱向群進行了面對面交流。朱書記向我們生動介紹了沙洲村近年來的巨大變化,詳細闡述了村里如何利用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游和特色種植業。我們就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等問題踴躍提問,朱書記耐心解答,并鼓勵我們學好本領,未來積極投身家鄉建設。這場交流讓我們對鄉村振興的基層實踐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圖3實踐團成員與朱向群書記面對面交流
實地考察特色農業,感受現代農業脈搏 除了學習紅色文化,我們還深入沙洲村的田間地頭,參觀考察了當地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我們親眼看到了科技助農的新成果,了解了黃金柰李等特色農產品的種植、管理和銷售全過程,真切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蓬勃生機。
圖4沙洲村的特色農產品
圖5沙洲村村民收獲后
圖6沙洲村村民在田間勞作
總結收獲,砥礪前行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不僅加深了對黨的初心使命和偉大革命精神的理解,增強了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親眼見證了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揚。我們將把這次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轉化為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動力,未來用所學專業知識回報家鄉、服務社會,讓青春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圖7“青油湘鋒”實踐團在民俗廣場的合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青油湘鋒”實踐團
通訊員:羅芷妍 圖片:陳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