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學院“車城薪火調研隊”開展十堰三線建設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在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武漢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車城”薪火調研隊奔赴十堰,開展紅色教育實踐。這支由6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組成的實踐團隊,在王雨杉、李念兩位指導教師的帶領下,以東風汽車博物館及周邊三線建設遺址為調研核心,通過實地考察形式,探索歷史文化與現代設計的融合路徑,讓紅色基因在青春實踐中煥發新活力。
一、溯源:開啟車城紅色之旅
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東風汽車的發展歷程深深融入城市血脈,承載著厚重的工業紅色記憶。武漢學院“車城”薪火調研隊懷揣著對紅色工業文化的好奇與敬仰,踏上這片土地,期望從東風汽車發展軌跡中,挖掘紅色精神密碼,傳承奮斗基因。剛踏入展館,一面展示東風汽車發展歷程的文化墻便映入眼簾,從艱苦創業到創新發展,歲月痕跡化作生動畫面。

二、探跡:解碼汽車工業紅色基因
博物館內,調研隊員們環繞卡車,觸摸車身,仿佛能感受到當年建設者們的溫度。從資料中隊員們了解到,東風汽車誕生于三線建設時期,無數建設者響應國家號召,從五湖四海奔赴十堰這片深山,在艱苦環境中披荊斬棘,開啟汽車制造事業。工人操作機床的銅像,生動還原了當年熱火朝天的創業場景,隊員們駐足凝視,深刻體會到先輩們“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奉獻精神。


在展館中,東風風神賽車等現代汽車展品,展現著車城工業的創新跨越。紅色的賽車車身,印有“東風風神”等標識,彰顯著速度與激情,更體現東風汽車在技術研發、品牌打造上的突破。從早期卡車到如今高性能賽車、智能車輛,東風汽車的發展軌跡,是一部不斷突破、勇于創新的奮斗史,激勵著調研隊員們在新時代也要秉持這種精神,敢闖敢拼。


三、感悟:紅色精神浸潤青春
除了汽車展品,博物館內還還原了往昔的生活、學習場景。在模擬的老式教室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標語格外醒目,隊員們坐在木質課桌前,舉手互動,仿佛回到激情燃燒的歲月,體會到當年建設者們在艱苦條件下仍堅持學習、提升自我,為事業奮斗的熱忱。


每日調研結束后,隊員們都會圍坐在一起,分享當日感悟。有人感慨:“東風汽車建設者們在深山里白手起家,這種艱苦奮斗精神,是我們青年一代最該學習的。”交流中,紅色精神在思想碰撞里不斷升華,隊員們愈發清晰認識到,車城紅色基因,是艱苦奮斗、創新拼搏、奉獻擔當的集合,是激勵當代青年砥礪前行的寶貴財富。

四、傳承:讓薪火照亮前行路
“車城”薪火調研隊十堰紅色教育實踐,是一場青春與紅色歷史的對話。隊員們在車城工業發展軌跡中,探尋到艱苦奮斗、創新奉獻的紅色基因,這些基因將化作青春養分,滋養他們在未來道路上勇擔使命,讓車城薪火、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耀眼的光芒,激勵更多青年以奮斗之姿,書寫青春華章,傳承紅色血脈,助力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通訊員:李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