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錦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齒澤潤鄉,醫語流芳”三下鄉志愿服務團隊走進百官社區,圍繞心肺復蘇、創傷包扎、意外溺水急救等核心內容,為居民開展了一場兼具理論性與實操性的急救知識宣講活動,用專業技能筑牢社區安全防線,獲得居民廣泛點贊。
為確保宣講貼合居民需求,團隊前期深入社區調研,發現多數居民存在“遇緊急情況不敢救、不會救”的問題。據此,團隊隊長劉南彤將內容分為“基礎理論+模擬實操”兩部分:針對老年居民,重點講解突發心梗識別、家庭急救誤區等實用知識;面向家長群體,增設兒童異物卡喉(海姆立克法)專項教學;對青少年則通過情景模擬,強化急救反應意識。
活動現場,團隊成員索萌、鄭策文等借助人體模型、急救包等教具,清晰演示了心肺復蘇的按壓位置、力度與頻率,手把手指導居民練習三角巾包扎、止血帶使用等技能。在互動實操環節,居民們踴躍參與,從“緊張得手發抖”到“動作逐漸標準”,在團隊耐心指導下逐步掌握急救要點。
“以前看新聞總怕遇到緊急情況幫不上忙,今天親手練了心肺復蘇,心里踏實多了!”社區居民李叔叔拿著手冊感慨道,“這種能動手學的宣講,比光聽理論有用多了。”
此次急救知識宣講,不僅填補了社區居民急救技能的知識空白,更讓團隊成員在實踐中深化了對“醫者仁心”的理解。團隊用專業行動將急救知識轉化為守護生命的“實用技能”,為構建安全、健康的社區環境注入了青春動能,也為推進基層應急救護知識普及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