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號召,引領青年學生投身社會實踐,7月14日至7月17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晨曦微光志愿服務”實踐團、“愛農助農行動派”實踐團和“富邊青年振興YOUNG”實踐團赴崇左市天等縣上映鄉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調研走訪筑基、直播助農展翼,以愛心慰問傳遞溫情,以紅色教育淬煉初心,在上映鄉的田野間揮灑青春汗水,用實際行動詮釋青年擔當,為鄉村振興貢獻澎湃青春力量。
水果嘉年華直播,為產業振興插上云翅膀——團隊打造沉浸式果鄉盛宴 7月14日,恰逢天等縣“黨旗紅·產業興”第四屆水果嘉年華暨粵桂協作農副產品展銷活動在上映鄉開幕。此次活動以“果”為媒的豐收盛宴。來自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實踐團隊成員積極參與,通過直播帶貨形式,向全國觀眾展示當地特色水果,助力農產品銷售。團隊成員熱情洋溢,詳細講解產品特點,通過鏡頭帶網友沉浸式體驗嘉年華的熱鬧氛圍,展示當地特色民俗表演及各類農產好物,為宣傳當地特色農產品積累流量。
當天下午,團隊自主策劃“助農直播間”,匯集各村優質農產品進行集中展示,為實踐團隊成員提供實踐機會,在鏡頭前鍛煉溝通與銷售能力。同時,實踐團隊成員與學校選派到天等駐村的第一書記以“走秀”形式通過直播間展示農產品,化身“代言人”詳細解說,助力農產品“走出大山”。盡管活動當天遇大雨,團隊成員克服場地濕滑、網絡波動等困難,完成超4小時直播,吸引3000+人次觀看,提升天等水果品牌聲量,獲果農、主辦方及線上觀眾認可。
團隊人員和駐村第一書記正在直播
福賴村助農紀實,"小屏幕"打開大市場——大學生主播深入百香果基地,破解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難題 7月15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志愿服務實踐團成員們赴天等縣上映鄉福賴村開展助農一日行。上午,團隊成員與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等召開直播助農座談會,研討百香果推廣策略,凝聚政農協作共識;隨后深入百香果園研學,掌握種植技術與品質要點。下午5點開啟“百香果直播預售”,盡管此時百香果尚未完全成熟,直播以預熱推廣為主,但憑借生動的講解和對產品的細致展示,仍吸引眾多網友關注,隨著一聲聲的“三、二、一,上連接!”短短幾秒種內便售出一百多斤“頭熟果”,小黃的車庫存被一搶而空。這場直播帶貨不僅創下“未熟先火”的銷售佳績,更讓福賴村的百香果種植模式通過云端被更多人知曉。
實踐團隊與村委工作人員在果園合影
直播間里的愛心接力——創新“帶貨+公益”模式,將直播收益轉化為農戶暖心慰問金 直播結束后,團隊利用直播的收益來購買了牛奶和麥片,去走訪慰問留守兒童和百歲老人。大家與留守兒童互動,輔導作業,拍照留念,讓靦腆的孩子露出笑容;接著他們來到百歲老人的家中,陪老人講話,幫助老人干活,還送上營養品。團隊成員們以行動傳承尊老愛幼美德,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實踐隊員與福賴村小朋友互動
時間團隊慰問百歲老人
溯源直播進行時,桂花梨園里的青春助農課——從枝頭到鏡頭的零距離展示,以新媒體技術賦能傳統農業升級
7月16日,團隊轉戰農戶許大姐的桂花梨果園開展溯源直播。枝頭沉甸的果實與溪流環繞的生態果園,以原生態的場景展示果實生長環境與品質優勢,構成生動的直播場景。許大姐現場科普“偏黃母梨汁多味甜,偏紅公梨脆爽可口”,團隊成員實時互動推介:“4.5斤裝22.9元電商特快包郵到家!”直播間瀏覽量超4000+,訂單提示不斷跳動。這場果園直播架起田間直通市場的數字橋梁,讓天等桂花梨香飄云端。學子們以熱情智慧踐行課堂所學,詮釋青年擔當,并計劃總結經驗建立長效助農機制,讓青春力量持續照亮鄉野。
實踐團隊通過直播間講解桂花梨
實踐團隊成員與農戶許姐合影
紅色教育傳承使命擔當,走進立屯紀念館的信仰淬煉
——青年團隊在"當代愚公"精神發源地筑牢鄉村振興 7月17日上午,團隊成員們前往立屯事跡紀念館開展黨日活動。通過參觀館內珍貴史料、聆聽立屯群眾“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奮斗故事,團隊成員深刻感悟到當地人民不等不靠、攻堅克難的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將這份奮斗精神融入今后的學習和實踐中,以更飽滿的熱情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用知識與行動服務基層。
團隊成員認真聽講解員講解立屯故事
經過幾天的深入實踐,晨曦微光志愿服務實踐團、愛農助農行動派實踐團和“富邊青年振興YOUNG”服務實踐團的成員們這段時間團隊深入12戶農戶,結合線上線下累計銷售一千多斤桂花梨、五百多斤葡萄,為農戶增收上萬元。此次活動成果豐碩:直播助農紓解了農戶銷售困境,提升了增收信心;走訪慰問為困難群體送去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溫暖;座談交流與知識分享為鄉村電商發展和產業振興播撒了希望的種子。展望未來,團隊將系統總結此次經驗,著力探索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校地合作機制。讓新時代青年的奮斗持續照亮鄉村振興之路。
作者:黃勤艷 攝影:王幸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