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實踐隊前往北部灣生態廊道調研?
2025年6月27日,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文旅賦能,創繪嵐島”暑期三下鄉實踐隊14名師生赴平潭北部灣生態廊道,通過實地考察、游客訪談和集體研討,深入挖掘北部灣生態廊道的現狀與不足,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優化建議,為北部灣發展貢獻青春智慧。
循跡山海畫廊,把脈生態文旅現狀北部灣生態廊道全長33公里,擁有8條觀光聯絡道、3條人行觀光步道、9處休息區及11處觀景平臺,是平潭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載體。這座曾獲評"福建十大網紅打卡地"的觀景平臺,此刻正籠罩在薄霧中,若隱若現的礁石與碧波蕩漾的海面構成一幅水墨丹青。實踐隊一行沿著蜿蜒的海岸線,先后抵達了F1和F2觀景臺,記錄下礁石與藍天碧海交織的自然景觀,感受海風拂面的愜意。實踐隊隊長王子燁主動擔任“旅游體驗官”,在沿海沙灘的打卡點為旅游線路設計積累素材,進行情景模擬拍攝。“這里的自然景觀極具吸引力,是線路設計的核心資源。”隊長王子燁邊拍攝邊記錄。隊員們分工協作,詳細記錄沿途基礎設施的分布、狀態和使用情況。隨后實踐隊登頂最高觀景臺,俯瞰全景,不僅被壯麗的自然風光所震撼,更以專業的眼光審視廊道的規劃細節。他們發現,盡管北部灣生態廊道風景如畫,但仍存在公共設施不足、交通便利性待提升等問題。“這里的自然風光無可挑剔,但若能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游客體驗會更好。”實踐隊隊員洪思彤在記錄本上寫下了這樣的觀察。
聚焦痛點,共謀良策為深入了解游客需求,實踐隊在廊道沿線隨機訪談了多位游客。一位來自江西的游客表示:“平潭的民宿服務和網約車司機態度都很棒,但公共廁所較少,休息區設施簡單,希望能有更多便利設施。”另一位帶著孩子的家長則提到:“步道沿途缺乏遮陽設施,夏季游覽時較為不便。”針對這些問題,實踐隊迅速展開討論。隊員洪思彤提出:“可以在休息區增設自動販賣機,解決游客飲水需求;在空曠區域設立集裝箱式小型休息點,提供遮陽和短暫休憩的場所。”隊長王子燁補充道:“我們計劃結合調研結果,重點圍繞提升服務便利性與舒適度,設計一條涵蓋自然風光與文化體驗的特色旅游路線,讓游客既能欣賞美景,又能感受平潭的獨特魅力,線路將串聯核心景觀與優化后的服務節點,力求讓游客玩得舒心、行得便捷、記得深刻。”游客的反饋為實踐隊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也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文旅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美麗的風景,更需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此次深入北部灣生態廊道的實踐不僅為團隊后續形成文旅融合的調研報告積累了一手資料,更讓青年學子在實地調研中深化了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解。實踐隊隊員王佳惠表示:“這次調研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優質的旅游服務與壯麗的自然景觀同等重要。我們提出的每一個建議,都源于真實的需求和專業的思考,飽含著我們對平潭文旅發展的熱切期待。”帶隊教師鄭小敏評價此行:“同學們展現了當代大學生求真務實、敢于擔當的精神風貌。他們不僅精準‘把脈’了服務痛點,更開出了兼具創新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良方’,充分體現了專業素養與服務社會的結合。實踐隊講基于此次調研成果,結合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形成可行性方案,為平潭文旅產業發展注入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