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 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赴杭州“‘金’鐘防詐守正道,‘融’心反邪護萬家”社會實踐(第一期)
帶隊老師:盧軒宇
負責人:朱庭均
團隊成員:陳佳穎,陳頁,陶芮 ,張晗瑩 ,吳昊,劉靜 ,劉亮賽,楊揚,朱子宸
參觀反邪展區,筑牢思想防線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落實黨中央關于反邪教、反詐騙宣傳教育的重要部署,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金’鐘防詐守正道,‘融’心反邪護萬家” 反詐反邪實踐服務團于暑期開展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基層、走進社區,圍繞“反詐反邪”主題展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與教育工作,切實增強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與老年人識邪、反邪、反詐意識,推動金融專業特色與社會責任同向同行。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邪教組織不斷翻新手段,以虛假承諾、偽科學包裝等隱蔽形式滲透至社會各個角落,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穩定。因此,加強反邪宣傳、提升全民反邪意識已刻不容緩。為深入了解反邪宣傳工作,增強對邪教危害的認知,筑牢思想防線,6月28日上午,實踐服務團走進臨平科技館,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反邪展區參觀活動。

活動伊始,實踐服務團成員在臨平科技館科普輔導員陳麗老師的帶領下,對反邪內容進行了深入了解。展區以沉浸式場景與多元化展示手段,圖文并茂地介紹了邪教的定義、演變特征與社會危害。一幕幕真實案例的照片展現在眼前,令人觸目驚心,深刻體會到反邪宣傳的緊迫性與必要性。“為了凸顯邪教主題的沉重感并增強警示性,展區整體以黑紅色為主基調,營造出莊嚴肅穆又警覺意味濃厚的氛圍,并配以引人注目的動畫,增強與觀眾的互動。”陳麗老師介紹道。

隨后,實踐團還參觀了科技館的其他展區。據陳麗老師介紹,臨平科技館自2009年建成開放,總建筑面積達5000平方米,館內以“探索·突破·創新”為主題,響應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設有植物展區、氣象科普區、智慧圖書區等特色板塊,將互動體驗、學科知識與科技前沿有機結合,為各年齡段觀眾打造沉浸式科學體驗之旅。

此次參觀不僅是一次知識積累之行,更是一次社會責任意識的覺醒。通過直觀而富有創意的展覽形式,反邪理念得以更廣泛傳播,真正踐行了“守正道、護萬家”的初心使命。
寓教于樂反邪詐,童繪安全新 “扇” 面
當日下午,為增強少年兒童對反詐反邪的識別能力與自我保護意識,實踐服務團聯合臨平科技館,組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反詐反邪教育活動。通過參觀展區、反詐小課堂、情景劇演繹及手繪反詐芭蕉扇等豐富多樣的環節,讓孩子們以輕松有趣的方式接觸并理解相關知識,吸引眾多小朋友踴躍參與。

活動首先由實踐團成員陳頁和吳昊帶領孩子們參觀反邪教育區,通過生動講解與互動體驗,讓小朋友對反邪知識有了初步認知。

接著,反詐小課堂正式開講。成員陳佳穎化身“反詐小老師”,借助精心制作的動畫課件,將如冒充老師收資料費、游戲充值詐騙等常見手段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通過提問互動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在輕松氛圍中掌握防騙技巧。

隨后登場的是情景劇演繹。實踐團成員生動再現三則真實詐騙場景,從騙子的甜言蜜語到整個行騙過程都細致呈現。演出結束后,團隊與孩子們展開互動,詳細講解劇中詐騙的關鍵點與應對方式,使反詐知識深入人心。

最受歡迎的環節當屬“畫反詐反邪芭蕉扇”。實踐團為孩子們準備了空白芭蕉扇與繪畫工具,鼓勵他們將剛學到的反詐反邪知識通過繪畫形式表達。有的孩子畫出識破騙子的卡通警察,有的則寫上警示標語。孩子們舉著自己親手繪制的反詐扇子,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些獨一無二的扇子不僅凝聚著他們的勞動成果,更承載著他們的思想武裝,成為傳播反詐反邪理念的鮮明載體。
此次聯合臨平科技館開展的反詐反邪教育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反詐反邪知識走進兒童心中,有效增強了他們的識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助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更重要的是,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傳播的過程,更是金融學子立足專業、服務社會的生動體現。作為新時代青年,金融學院學生在提升金融素養、傳播專業知識的同時,也積極投身公共安全教育實踐,用所學知識回應社會關切,將“金融守正、金融為民”的理念融入基層服務。
圖文| 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赴杭州“‘金’鐘防詐守正道,‘融’心反邪護萬家”反詐反邪實踐服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