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學子赴建豐村開展童叟數字生活現狀調研
為切實了解鄉村老年人與孩童在智能時代的數字生活現狀,助力彌合城鄉數字鴻溝,7月8日,湘潭大學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科普潤童心,AI伴“童”行實踐項目團隊走進新化縣建豐村開展調研。本次調研聚焦老年人與孩童對智能機的使用及對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旨在為改善鄉村數字生活環境、提升村民數字素養提供參考。
調研過程中,團隊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一對一訪談等形式,全面收集一手信息。在孩童智能機使用方面,重點了解每個家庭對孩子玩手機的控制情況與具體方法,如部分家庭通過規定每日使用時長、設置應用使用權限進行管理,也有家庭以親子共玩益智類APP的方式引導孩子合理使用。同時,調研了孩童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和接受度,發現多數孩子對語音助手、智能推薦等功能興趣濃厚,但缺乏系統的使用指導。
(團隊成員調研照片)
針對老年人群體,調研圍繞智能機使用需求與防詐騙展開。在需求方面,老年人對社保認證、視頻編輯、身份確認等功能需求突出,不少老人表示希望能便捷地通過手機完成社保年審,也渴望學會簡單的視頻剪輯與遠方子女分享生活。而在防范詐騙上,團隊詳細詢問了老年人對智能手機詐騙及AI詐騙的了解程度,發現多數老人缺乏專業防范知識,主要依賴子女提醒和自身經驗規避風險。
(團隊成員調研照片)
調研結束后,團隊以調研報告為主題召開專題會議,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針對孩童,計劃聯合村里學校開展智能機使用指導課,教授科學用機方法,同時向家長普及合理管控孩子用機的技巧。對于老年人,將組織志愿者開展智能機使用培訓班,重點教學社保認證、視頻編輯等實用功能,并邀請民警開展防詐騙講座,講解智能手機詐騙與AI詐騙的常見手段及防范方法。
(團隊成員集中開會討論調研結果照片)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清晰勾勒出鄉村老年人與孩童的智能機使用圖景,更為精準服務鄉村數字生活需求奠定了基礎。團隊將以調研成果為依據,持續推進相關幫扶行動,讓智能技術真正惠及鄉村每一個角落,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