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浙江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實踐隊走進金華市磐安縣烏石村,在當地多處開展調研工作。暮色炊煙,烏居數片。這里不僅有烏石古巷的清幽,更有農家樂的煙火氣,走出了一條具有烏石特色的農旅致富路。
“金華農家樂第一村”的蝶變之路
烏石村作為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其600余年歷史的玄武巖建筑群別具一格。從深山貧困村到磐安縣第一個示范村,在烏石村村支書張威平的帶領下,烏石村逐步意識到生態資源的價值,將農家樂作為致富突破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2006年6月13日下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烏石村調研時指出,“農家樂、鄉村旅游是朝陽產業,是綠色經濟,你們應該有信心做好。農家樂是鄉村振興一條好的門路。”烏石村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保留了原本要拆的烏石房,為旅游發展保住了資源、打開了通道。如今,全村八成村民從事農家樂行業,“金華農家樂第一村”的名號響當當,實現了“烏石”變“烏金”。

(實踐隊成員在烏石村合影)
“管事十法”背后的共富密鑰
磐安縣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孔貢清帶領實踐隊成員深入了解烏石村特色的“管事十法”,解碼村莊有序發展背后的基層治理密鑰。烏石村錨定“九無善治”目標,堅持黨建引領,構建起自治、法治、智治、德治深度融合的治理閉環。“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張書記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的這套經驗,贏得了村民和旅客的廣泛認可,成為烏石村的和諧穩定、持續繁榮的堅實保障。

(“管事十法”展覽)
小攤位匯聚共富力量
今年,烏石村精心打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美食等不同主題的共富市集,單誠信街共富市集銷售額就成功突破了100萬元。市集內各個攤位琳瑯滿目,擺滿了豐富多樣的土特產品,包括珍貴藥材、地方小吃、古董玩物等,充分滿足了廣大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市集還定期設立特色農產品展示區,并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節慶活動,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地將購物體驗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不僅讓游客獲得了味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也為村民開辟了新的增收途徑,進一步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實踐隊員與張書記逛特色集市)
從生態旅游盤活資源,到“管事十法”夯實治理,再以特色市集拓寬增收,烏石村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治理優、百姓富的共富路徑。這是小鄉村的大探索,更是可復制的共富樣本,也讓實踐隊成員看見:鄉村振興不是遙想,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把山水優勢用活,把治理智慧落地,把共富愿景做實。烏石村的故事,還在共富路上持續書寫,也期待為更多鄉村帶去發展的底氣與信心。

(烏石村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