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下鄉青春行 智慧點亮鄉村夢
——湘大自電學子赴建豐村開展科普活動
7月8日,湘潭大學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科普潤童心,AI伴“童”行實踐項目走進了新化縣建豐村,為當地孩子們帶來了一場集人工智能科普與趣味互動于一體的公益活動。通過無人機和人工智能視覺感知,聲控以及人臉識別實驗箱的知識講解以及“摸石過河”素質拓展游戲,讓孩子們在歡樂中感受科技魅力,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在無人機科普環節,團隊成員先通過PPT系統講解無人機的定義、飛行原理及廣泛的應用范圍,從基礎概念到實際場景,讓孩子們建立初步認知。隨后,以一段生動的動畫視頻對飛行原理進行詳細拆解,將抽象的技術知識轉化為可感的動態畫面,幫助孩子們更好理解。講解與視頻演示結束后,團隊成員現場進行無人機飛行表演,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部分孩子還得到了親手嘗試操控無人機的機會,在志愿者的指導下體驗飛行樂趣,進一步加深了對無人機技術的興趣與認知。
(團隊成員為孩子們講解無人機知識)
在人工智能視覺感知,聲控以及人臉識別實驗箱科普環節,團隊成員先向小朋友們介紹實驗箱的基礎結構,隨后逐一講解基于視覺的機械臂水果分類、語音識別與應答、深度相機人臉檢測與云臺跟隨三個實驗的原理并依次演示。過程中,孩子們被邀請上臺近距離觀看,還親自動手參與實驗,在互動中感受科技的奇妙。
(團隊成員向孩子們展示實驗箱操作過程)
科普環節后,“摸石過河”游戲接檔。孩子們用瑜伽磚作“石頭”合作“渡河”,既考驗個人平衡與反應,更需團隊溝通協作。大家迅速分組,或謀劃路線,或互相攙扶,現場歡笑不斷,在輕松中學會傾聽配合,增強了集體凝聚力。
(孩子們分組進行“摸石過河”比賽)
此次活動將科技科普與素質拓展相結合,既拓寬了鄉村孩子們的視野,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也通過互動游戲培養了團隊意識。幫扶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團隊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鄉村振興幫扶活動,為鄉村教育事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