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吒溪河“問診把脈”—秭歸縣啟動流域綜合治理專項調研
2025年7月8日,為深入探究并助力秭歸縣鄉村振興及產業發展的步伐,調研組深入水田壩鄉的吒溪河地帶,開展了深入的實地考察與調研。此次調研的核心目的,在于通過親臨現場的方式,汲取秭歸縣在鄉村振興、產業升級以及農文旅融合發展領域的優秀做法,期為其他地區樹立可供參考的典范。
吒溪河,作為長江的重要一級支流,蜿蜒流經秭歸縣水田壩鄉、歸州鎮,這片土地上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文化傳統。近期,秭歸縣憑借吒溪河的獨特魅力,全力推動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建設,使得吒溪河片區脫穎而出,成為“十四五”期間該縣重點打造的三個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之一。
調研組一行在初春的晨曦中,踏上了前往歸州鎮彭家坡村的旅程。這個被譽為秭歸柑橘產業的黃金基地的地方,是他們此行的重點考察對象。彭家坡村,一個坐落在山清水秀之地的村落,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散發著柑橘的清香。調研組成員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深入探究了這個村莊如何將柑橘產業從零星分散的種植模式,逐步發展成為規?;?、標準化、品牌化的輝煌歷程。
在彭家坡村,調研組成員們親眼目睹了柑橘產業的每一個發展階段。他們參觀了先進的柑橘種植園,了解了當地果農如何引進優良品種,如何通過科學的種植方法和綠色防控技術,確保每一顆柑橘的品質。這些技術的推廣,不僅提高了柑橘的產量,更保證了果實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調研組還深入了解了電商營銷網絡的建設對彭家坡村柑橘產業的推動作用。通過互聯網平臺,彭家坡村的“四季鮮橙”得以走出大山,銷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海外。這個品牌形象的塑造,使得彭家坡村被譽為“柑橘第一村”,成為了秭歸柑橘產業的標桿。
在實地考察中,調研組成員們親眼見證了秭歸柑橘產業的繁榮景象。他們看到,一片片整齊劃一的柑橘園里,掛滿了金黃色的果實。果農們忙碌的身影在園中穿梭,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調研組了解到,由于產業升級,果農們不僅提高了收入,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住進了新房子,孩子們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整個村莊的面貌煥然一新。
調研組成員們還與當地果農進行了深入交流,聽取了他們對產業發展的看法和建議。果農們表示,通過政府的扶持和自身的努力,他們已經從傳統的種植模式中走出來,邁向了現代化農業的道路。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彭家坡村的柑橘產業會更加繁榮,為更多人帶來幸福和希望。

隨后,調研組前往水田壩鄉吒溪河共同富裕先行區。這里以旅游資源為依托,以紅色文化和屈原文化為底色,深度融合臍橙產業與旅游業,形成了觀光、運動、休閑度假和研學為一體的綜合發展模式。在吒溪河景區,調研組不僅欣賞到了秀美的自然風光,還體驗了臍橙采摘、滑翔傘飛行、水上運動等豐富多彩的旅游項目。景區的成功創建,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極大地提升了秭歸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調研過程中,調研組還深入了解了秭歸縣在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中的創新做法和經驗。秭歸縣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為抓手,積極發動群眾參與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形成了“促產業提檔轉型、優群眾生活體驗”的項目設計總體方案。通過果園軌道運輸車、田間踏步梯、田間生產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臍橙文化長廊、林業生態長廊等文化景觀的打造,吒溪河鄉村振興示范區已成為產業興旺、生活富足、環境優美的鄉村振興樣板。

此外,秭歸縣還積極探索山區機械化作業和數字鄉村建設。示范區內安裝了果園單軌運輸機50余套,大幅降低了果農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建設了三峽柑橘產業大腦,實現了柑橘種植、包裝加工、全球銷售的全鏈數字模式,進一步提升了秭歸臍橙的影響力和定價權。
調研組對秭歸縣在鄉村振興、產業升級及農文旅融合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秭歸縣的成功經驗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和借鑒。未來,希望秭歸縣能繼續深入挖掘文旅資源,加強景區建設和管理,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旅游體驗。同時,積極探索文旅產業與農業、體育等產業的融合發展路徑,推動形成多產業互動、多業態融合的發展格局,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此次走訪調研不僅讓調研組深入了解了秭歸縣在鄉村振興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秭歸縣將繼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