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德之本也”。為弘揚敬老愛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7月9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交心行跡實踐團隊走進中瑞明德養老院,以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為老人們送去陪伴與樂趣。
團隊精心策劃了瓦當拓印、宣紙書畫等特色項目,讓長者們在非遺技藝的互動中感受文化魅力,在筆墨丹青的揮灑中悅享時光。 下午3時許,老人們在志愿者的貼心的攙扶下陸續入座。活動室內,早已備好的拓印工具——
古樸的瓦當模具、一疊疊裁好的紙張、色彩豐富的水彩顏料、各式筆刷等整齊擺放,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瓦當拓印:指尖復刻的古韻與驚喜 在瓦當拓印區,志愿者們化身細心的文化傳承人。他們分組示范著拓印的每一個步驟:先將宣紙平整鋪在瓦當模具上,輕噴水霧讓紙張貼合紋樣,再用特制工具細細捶拓,最后以墨錠均勻上墨。過程中,志愿者們全程陪伴在老人身邊,時而手把手調整紙張角度,時而協助控制墨量濃淡。當一幅幅帶著歲月沉淀感的云紋、獸紋、文字紋在宣紙上逐漸清晰時,老人們眼中泛起驚喜的光芒,紛紛湊近端詳,輕聲贊嘆著傳統文化的精妙。
宣紙書畫:筆墨流淌的情懷與活力 書畫創作區同樣暖意融融。老人們在志愿者的引導下提筆創作,宣紙上漸漸綻放出靈動的生機:有鱗爪分明、栩栩如生的游魚,有顆粒飽滿、色澤鮮亮的葡萄串,更有筆力遒勁的 “平安大吉”“萬事如意”等祝福語,落款處還點綴著小小的印章圖案。一位有書畫基礎的爺爺揮毫潑墨,引來陣陣喝彩;幾位奶奶合作完成了一幅花鳥畫,成就感溢于言表。
活動中,爺爺奶奶們還與志愿者們開啟了溫情的暢談。他們娓娓道來年輕時的故事:有曾在書畫社揮灑才情的過往,有田間勞作時的難忘記憶,也有對近來生活瑣事的分享。志愿者們靜靜聆聽,時而回應著老人們的幽默調侃,時而追問著歲月細節。
在那些生動的敘述里,仿佛能看見曾經意氣風發的身影,觸摸到歷經時光淬煉的鮮活靈魂。 活動尾聲,養老院工作人員對本次活動給予
高度評價:“這樣的文化活動太有意義了,老人們不僅玩得開心,更找到了精神共鳴。” 他們既表達了誠摯的感謝,也提出了諸如增加大字號拓印模板等貼心建議。

瓦當拓印的古樸紋樣喚醒了塵封的記憶,宣紙書畫的筆墨香韻滋養了心靈。此次社會實踐不僅讓老人們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中收獲了快樂,更讓志愿者們深切體會到:
陪伴的真諦不僅是共同參與,更是用心傾聽;社會實踐的意義不僅是體悟社會,更是守望相助。未來,交心行跡團隊將吸納建議、優化活動設計,讓青年力量與長者智慧以文化為紐帶,共譜更多溫暖篇章,讓尊老愛老的美德在筆墨傳承中生生不息,讓青春之花于社會的土壤上綻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