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謝媛 姚語慧)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引導青年學子深入田間地頭、投身鄉村服務,7月7-9日,衡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青耘致遠”鄉村振興實踐團以“古韻岐山鄉情濃,電商助農促振興”為主題,走進衡南縣岐山鎮石堰村,開展一系列浸潤人心的實踐活動。
實踐團20余名志愿者立足鄉村實際需求,深入田間地頭、走進村民中間,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積極協同村支兩委開展鄉村振興、走訪入戶、社會治理等實踐活動,依靠電商專業優勢開展消費營銷幫扶活動,把“強農直播”帶到山間地頭;精心策劃文化潤心系列活動,在鄉野田間開展“第二課堂”;響應當地村民需求為“空巢老人”拍攝生活點滴,記錄“美好時光”。
(“岐韻流香,電商助農”助農直播活動現場 圖片:程鈺淇)
據悉,實踐團心系石堰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長,特于臨行前開展“情系石堰,愛暖童心”校園募捐公益活動,籌得讀物、學習及體育用品300余樣。實踐團帶隊老師與當地村委胡書記進行了愛心捐贈交接,讓啟智潤心的力量在石堰村悄然生根。隨后,志愿者們分組在當地開展“直播助農”、“防溺水”、“反詐騙”、“空巢老人肖像攝影”、“非遺扎染傳承教學”、“飛盤教學”等活動,將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獲當地村民紛紛點贊。

(“扎染傳藝,稚手生花”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課堂現場 圖片:胡思遠)

(“浪止于心,防溺于行”防溺水主題宣講活動現場 圖片:姚語慧) “在石堰村教學的這幾天,我真切體會到教育幫扶給當地孩子所帶來的成長變化,我們知道這不僅是愛心的陪伴,更是我們以青春之名,為鄉村留守兒童教育事業扛起的責任!”來自衡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實踐團的周斌說。

(“盤旋鄉野,擲躍青春”飛盤體育教學活動現場 圖片:程鈺淇) “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和哥哥姐姐們在一起!”孩子們稚嫩的心聲里,藏著志愿者們扎根鄉村的溫度。本次實踐活動,是衡陽師范學院經管學子“將課堂設在田間、把學問做在大地”的生動詮釋。未來,該團隊還將繼續推出更多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為石堰村乃至更多鄉村的文化振興貢獻青春力量,讓鄉土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