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學志愿者三下鄉—在三五九旅農墾紀念館播撒紅色火種
2025年7月9日,塔里木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以“賡續紅色血脈,勇但時代使命”宣傳調研團志愿者們將想法付諸實踐,制作了手工工藝和板報,以實際行動積極推進社會實踐活動。
一、探尋紅色足跡,感悟農墾精神
走進三五九旅農墾紀念館,志愿者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循著歷史脈絡重溫三五九旅的崢嶸歲月:從井岡山斗爭的烽火到南泥灣大生產的鋤頭,從轉戰數萬里的征程到屯墾天山的犁鏵,一件件實物、一幀幀影像串聯起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的精神圖譜。“看著當年戰士們用過的破舊農具,才真正理解‘一把鋤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的深刻內涵。

圖為老一輩戰士犁地場景
二、化身紅色使者,用板報點亮教育窗口
為迎接7月10日的中小學生研討會,志愿者們深入研究相關內容。志愿者們分工協作制作紅色板報。繪畫組用粉筆勾勒框架并寫下 “研學優秀作品展” 標題;裁剪組用剪刀裁出閃亮五角星、紅船、紅軍帽等圖案。精美的板報引學生駐足,紅色精神隨筆尖傳遞。?

圖為志愿者制作板報的場景
三、點燃傳承火種,延伸教育半徑
PPT志愿服務小組專心于為汪新忠老師制作關于袁國祥將軍的演示文稿,以助其更有效地向學生們進行演講。該小組同汪新忠老師一同回顧這些歷史以及廣泛搜集歷史資料,在這一過程中,志愿者們與汪新忠老師共同構思,篩選圖片、編排文章,力圖通過演示文稿生動地展現這段歷史,以便讓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袁國祥將軍的光輝事跡,同時領略革命先烈的高尚品德。

圖為志愿者小組同汪新忠老師共同制作PPT
四、總結
在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塔里木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胡楊學子社會實踐宣講團走進三五九旅紀念館,聯合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深遠意義的活動,通過沉浸式紅色教育基地研學、惠民志愿服務實踐、邊疆文化特色宣講、人民英雄的光榮事跡還有展開中小學生研討會等多元形式,讓祖國的花朵更清晰深入的了解這些光輝歷史,在躬身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讓流淌在血脈中的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實現自我價值與精神傳承的雙向奔赴。
文稿:張記坤
攝影:張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