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北師范大學“銀杏映紅憶崢嶸,餅香傳情踐初心”社會實踐團走進江蘇泰興,一場融合生態探索、紅色教育、文化傳承與愛心支教的多元實踐活動在此拉開帷幕。從國家古銀杏公園的生態辨識中感悟自然之美,到黃橋戰役紀念館內聆聽歷史回響、開展紅色宣講;從親手制作黃橋燒餅、傳承非遺文化的匠心體驗,到走進楊根思烈士紀念館緬懷英烈壯舉,再到邀請老兵講述崢嶸歲月、在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開展支教活動并舉行授牌儀式,一系列豐富而有意義的活動,讓實踐團成員們在行走與實踐中,觸摸生態的脈動、汲取紅色的力量、傳承文化的根脈,更用實際行動播撒知識與希望的種子。
以聲傳情,講楊根思英雄篇章 活動伊始,實踐團成員們走進楊根思紀念館。展廳內,泛黃的手稿、斑駁的勛章靜靜訴說著往昔崢嶸,“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英雄誓言鐫刻在醒目墻面上,字字鏗鏘。實踐團成員以飽含深情的講述,從楊根思投身革命的英勇歷程,到抗美援朝戰場上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壯烈抉擇,將英雄事跡娓娓道來。在沉浸式的講解中,參觀者們駐足凝視,時而眼眶濕潤,時而神情肅穆,在烈士事跡的感召下,深刻感悟革命先烈舍生取義的崇高精神,接受了一場直擊心靈的紅色精神洗禮。我青年學子誓要將這種精神內化為奮斗動力,爭做新時代有為青年。
圖為實踐團成員化身講解員講解楊根思事跡(數學與統計學院 郭語曈 供圖)
銀杏古園行,共建生態之美 “為了您,這座古銀杏群已等了千年。”實踐團成員們懷揣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踏入泰興古銀杏公園,開展生態辨識研學活動。1.1萬株百年銀杏與兩株千年古樹傲然挺立,虬枝舒展間,見證著歲月的更迭。團隊成員們穿梭于銀杏林深處,利用數字軟件“花伴侶”開展生態辨識。同時,團隊成員邀請游客們一同參與生態探索,俯身細察扇形葉片的精致脈絡,認真記錄數據,探尋“植物活化石”歷經時代更迭而不朽的生存智慧。從銀杏的葉片到林間其他花草的生長特性,每一次辨識都是與自然的一次深度對話,讓保護自然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悄然生根,為古銀杏公園增添了一抹溫暖的人文綠意。
圖為團隊成員們在古銀杏公園進行生態辨識(數學與統計學院 郭語曈 供圖)
一搟一烙,非遺燒餅指尖傳承 非遺文化的傳承同樣是此次活動的重要篇章——實踐團成員們踏入黃橋燒餅非遺工坊,古樸的灶火香氣撲面而來。實踐團成員們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以三揉三醒的技巧讓面團在掌心翻飛,學著將面粉、豬油、芝麻按比例調配,在反復折疊、按壓中感受“千層酥”的奧秘。烘焙過程中,有人因火候過大烤焦餅面,有人因等待心急頻繁掀蓋,非遺老師傅耐心指導:“火候要像拿捏老茶客的脾氣,急不得、慢不得。”隨著爐膛內火苗躍動,金黃酥脆的燒餅陸續出爐,芝麻焦香與麥面醇香交織彌漫。當咬下第一口酥脆掉渣的燒餅時,成員們不僅嘗到了舌尖上的非遺風味,更在面團的溫度與柴火的炙烤中,讀懂了匠人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以及民俗文化代代相傳的生命力。
圖為非遺傳承人指導實踐團成員制作黃橋燒餅(數學與統計學院 郭語曈 供圖)
黃橋戰史館,老兵憶崢嶸 隨后,實踐團成員懷著崇敬的心情踏入黃橋戰役紀念館。館內莊嚴肅穆,泛黃的史料圖片無聲訴說著往昔的烽火歲月,銹跡斑斑的槍炮、布滿補丁的軍裝等珍貴實物,仿佛將眾人帶回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現場。成員們放慢腳步,仔細端詳每一件展品,在講解員的細致解說下,深入了解黃橋戰役的戰略意義與戰斗歷程。令人振奮的是,實踐團有幸邀請到抗戰老兵劉爺爺來到現場,分享著他的抗戰經驗,“那時候條件艱苦啊,戰士們餓著肚子和敵人拼,靠著堅定的信念和靈活的戰術,才打贏了這場關鍵戰役。”說到動情處,老人眼中泛起淚光,成員們也不禁為之動容。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者,銘記歷史才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在新時代的講述中,革命精神煥發出新的光芒,激勵著每一位青年學子砥礪前行。
圖為實踐團成員們參觀黃橋戰役紀念館(數學與統計學院 郭語曈 供圖)
數韻傳薪火,名師指教共成長 活動的最后一站,實踐團一行人走進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教室內,成員們以“數學思維訓練:揭秘生活中的數學套路”為主題,讓公式推導與思維碰撞,帶領同學們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奧秘。活動還特別邀請了三高名師們對實踐團中的師范生展開技能指導。名師以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專業視角,從板書設計到課堂節奏把控,從提問技巧到突發情況應對,名師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通過案例分析、模擬授課等方式,為師范生們答疑解惑、打磨教學技能,每一處指導都凝聚著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在實踐觀摩與名師點撥的結合中,實踐團成員們不僅明確了自身的不足,更找到了提升的方向,心中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憧憬愈發熾熱,立志在未來的教壇上綻放光彩。
圖為實踐團成員授課并邀請名師進行師范生技能指導(數學與統計學院 郭語曈 供圖)
授牌泰三高,共啟教育新程 在一系列的活動之后,實踐團成員們與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的授牌儀式拉開了帷幕。紅綢輕展,“淮北師范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牌匾莊重亮相,字字清晰,承載著校地協作的深厚期許。儀式上,校方代表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誠摯感謝,“非常感謝淮北師范大學對我校的信任,我們也歡迎大學生到我校進行社會實踐,進行長期的合作。”并高度評價了此次知識傳授與技能指導活動的意義。隨后,雙方共同完成授牌,正式建立長期幫扶合作關系。這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與承諾,標志著未來雙方將在教育資源共享、師范生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讓愛心與責任在校園里落地生根,為教育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們與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舉行授牌儀式并與三高合影(數學與統計學院 郭語曈 供圖)
泰興尋跡:探生態、傳英魂、承匠心、育教才 從綠意盎然的古銀杏公園到莊嚴肅穆的楊根思紀念館,從飄著麥香的非遺工坊到書聲瑯瑯的校園,這場實踐活動串聯起多元領域的探索。在古銀杏公園,成員與游客共探生態奧秘;于紀念館中,聆聽老兵口述抗戰故事,傳承紅色精神;非遺工坊內,親手制作黃橋燒餅,感受傳統技藝的溫度;校園里,傳授數學知識、打磨教學技能并完成授牌儀式。活動以豐富的形式,帶領參與者對話自然、觸摸歷史、體驗文化、傳遞教育薪火,每一段經歷都成為沉淀于心的成長力量,每一段行程都成為一次浸潤心靈的成長之旅,詮釋著對自然、歷史與社會的深度思考。
文/圖:郭語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