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可欣、李姝欣
七月的石河子,暑氣漸濃,紅山街道42社區的活動室里卻涌動著別樣的溫暖。連續兩天,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生志愿者們帶著精心準備的“紅色課堂”走進這里,用書香浸潤童心,以光影連接歷史,為社區的孩子們鋪就了一條通往紅色記憶的溫暖小路。
童聲誦經典:稚嫩嗓音里的赤誠與成長
7月7日清晨,活動室的桌椅剛擺好,社區的孩子們就攥著各自準備的紅色作品開始候場。這群孩子之中有的小手緊張地捏著書頁邊角,有的眼睛盯著講臺來回打量——這是“誦讀紅色經典,賡續紅色血脈”主題活動的現場,也是孩子們第一次在這么多人面前展示自己。
“別擔心,你的媽媽說了你這幾天練習得特別用功!”實踐團的志愿者們半蹲下來,輕輕拍著孩子們的肩膀。溫柔的鼓勵像顆定心丸,讓原本緊繃的小臉蛋慢慢綻開笑容。
當掌聲響起,第一個孩子攥著《少年中國說》走上臺。起初聲音還有些發顫,可讀到“少年強則國強”時,小小的胸膛挺得筆直,眼里閃爍著認真的光。緊接著,下一個男孩蹦跳著上臺,講起《小英雄雨來》的故事:“雨來把鬼子騙進了陷阱!”他邊說邊揮著小拳頭,臺下的伙伴們跟著拍手歡呼。還有孩子站得筆直,用清脆的聲音朗誦《七律·長征》,“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詩句從稚嫩的嗓音里流出,仿佛真的讓人看到了當年紅軍踏過的萬水千山。
從上臺時的低頭抿嘴,到結束時的昂首鞠躬,孩子們在短短一小時里悄悄蛻變。那些藏在文字里的勇敢與信念,順著童聲鉆進心里,悄悄發了芽。
光影憶崢嶸:動畫里的歷史與感動
第二天的活動室多了臺移動會議平板。當《那年那兔那些事》的片頭響起,剛才還嘰嘰喳喳的孩子們瞬間安靜下來——屏幕上,萌萌的“兔子”們正為了“種花家”的未來奮力拼搏。
有孩子悄悄拽了拽身邊志愿者姐姐的衣角:“他們流血的時候,不疼嗎?”得到“為了大家過上好日子,再難也不怕”的回答后,小家伙默默轉過頭,眼睛亮晶晶的。當看到先輩們用智慧和犧牲換來了和平,幾個孩子偷偷抹了抹眼角。
觀影結束后,孩子們圍坐成一圈分享感受。“我長大也要保護家”“要像兔子們一樣勇敢”……簡單的話語里,藏著最純粹的擔當。那些曾覺得遙遠的歷史,在動畫故事里變得鮮活,成了孩子們能觸摸到的感動。
讓紅色的光在童心蕩漾,照亮未來長長的路
連續兩天的活動,像兩場溫柔的雨,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誦讀時的專注,觀影時的投入,分享時的真誠,都在訴說著紅色文化的力量。
實踐團的同學們說,看到孩子們眼里的光,就知道這場“紅色之約”值得。未來,他們還會和42社區一起,帶著更多有趣的活動走進孩子們的假期,讓紅色的種子在童心里慢慢扎根,長成參天大樹。
圖為參與活動的小朋友正在誦讀
圖為紅色觀影活動的現場
圖為團隊成員主持誦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