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革命文化遺產的永續留存與活化利用、弘揚紅色文化,積極響應團中央關于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號召,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赴延安紅色建筑數字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奔赴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山,聚焦紅色建筑數字化保護與傳承,開啟了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第一站。
“幾回回夢里回長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提起延安必然會想起高大巍峨的寶塔山,山上的寶塔則成為了延安革命圣地的標志性建筑。團隊成員在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寶塔山后,首先對寶塔的建筑特征及革命歷史等進行了學習,一絲不茍地記錄下每一處磚瓦木構的細節特征、用心體會其所蘊含的歷史價值。

(圖為團隊成員觀察并記錄寶塔建筑特征)
為充實延安紅色建筑數字化傳承現狀調研數據,實踐團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同步進行了廣泛的實地問卷調查。團隊成員針對游客、居民、文化工作者等不同群體發放問卷,調研公眾對寶塔山紅色建筑的認知程度、保護現狀評價以及對數字化保護與展示形式的接受度與期望。為補充建筑歷史信息,隊員們還走訪了多位當地住戶。基于實地工作,實踐團初步建立起寶塔山片區典型紅色建筑的數字化信息庫雛形,涵蓋建筑本體關鍵構件紋理材質及歷史背景資料等。寶塔山工作人員對此給予肯定:“這些數據的收集不僅是當代青年學習紅色建筑與文化的體現,也對建筑修繕具有參考價值。”

(圖為團隊成員進行問卷調研)

(圖為團隊成員與當地住戶交流)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深刻感悟到紅色歷史文化的厚重,同時認識到了紅色建筑數字化傳承的必要性,并將陸續前往其他調研地進行學習實踐,致力為延安紅色建筑及其背后紅色文化的數字傳承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