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基層廉潔故事,傳承優良品德,我們走進中醫醫院、陽光融和醫院及海王醫藥,通過訪談一線工作者、管理層及老員工,收集了諸多體現愛黨愛國、清正廉潔、誠實守信的鮮活事跡,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在中醫醫院,我們重點訪談了多位從醫數十年的老中醫。78歲的退休醫師李大夫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有患者家屬塞來重金紅包求優先診療,他當場婉拒并耐心解釋:“治病救人是本分,收了錢,醫者的良心就不凈了。”如今他雖退休,仍堅持每周坐診義診,用行動詮釋“醫者仁心”的廉潔底色。年輕醫護們也分享了科室里“拒收紅包、主動公示耗材費用”的不成文規定,讓我們看到廉潔行醫在代際間的傳承。

陽光融和醫院的走訪則讓我們感受到制度對廉潔的保障作用。院紀委書記介紹,醫院建立了“采購全流程陽光化平臺”,從設備招標到藥品入庫,每一步都在線上留痕、向社會公開。訪談中,采購科王科長講述了一次供應商試圖“暗箱操作”被拒的經歷:“系統自動比對價格,誰也做不了手腳,制度才是最好的‘防腐劑’。”這種將“奉公守法”嵌入管理細節的做法,讓廉潔從口號變成了可操作的規范。

海王醫藥的故事則凸顯了企業誠信經營的擔當。在2023年某類急救藥品緊缺時,有經銷商提出加價30%合作,公司董事長卻堅持“平價保供”,甚至自掏腰包補貼成本。“做醫藥就是做良心,關鍵時刻不能賺救命錢。”這句樸實的話,道出了企業“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員工們還講述了公司定期開展“廉潔講堂”,將供應商賄賂案例納入警示教育的做法,讓廉潔文化融入企業血脈。

此次實踐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廉潔并非抽象概念,它藏在老中醫推開紅包的手心里,寫在醫院公開透明的制度里,體現在企業拒絕暴利的抉擇中。這些故事所承載的優良品質,既是行業發展的根基,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未來,我們將整理這些事跡,通過宣講、圖文等形式廣泛傳播,讓清正廉潔、崇德向善的風氣在更多角落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