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引導大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7月7日至16日,共青團鎮巴縣委攜手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經濟貿易學院“星降繁啟,苗韻新章”實踐隊,赴漢中市鎮巴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青春之姿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深度探尋非遺文化與鄉村振興的融合路徑。
深入對接調研,安全教育先行 團隊抵達鎮巴縣后,受到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鎮巴縣委員會的熱情接待。團縣委書記蒲政與團隊成員進行深入交流,強調了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并對實踐團的調研工作給予悉心指導,為團隊后續的實踐活動筑牢了安全防線,明確了調研方向。
鎮巴縣團委書記蒲政與團隊成員合影。羅旭 供圖
追尋紅色足跡,探索革命精神 團隊成員首先參觀了鎮巴縣博物館、川陜革命根據地烈士陵園和黎壩交通站舊址,通過實地參觀和聆聽講解,深入了解了鎮巴縣的歷史文化和紅色基因,這些活動為他們的調研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鎮巴縣博物館。劉旖菲 供圖
苗鄉問卷調研,助力文化傳承 隨后,團隊成員們身著統一的淺藍色馬甲,手持問卷,耐心地向過往的居民發放了關于苗族文化傳承的問卷,認真聆聽居民的回答,細致記錄下每一個寶貴的觀點和建議。旨在了解當地居民對苗族文化的認知程度、保護意愿以及對鄉村振興的期望,內容涉及技藝傳承、旅游潛力和現代生活融合等方面。此外,團隊還前往扶貧產品體驗館,探索苗族文化與當地產業的結合點,以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團隊成員在鎮巴街道調研。羅旭 供圖
青水鎮體驗非遺,傳播苗族文化 隨后團隊抵達青水鎮,青水鎮紀委書記王宏剛、副鎮長張文強以及朱家嶺村支書張德茂熱情接待團隊成員。由青水鎮紀委書記王宏剛帶領成員們參觀并細心講解青水鎮苗族文化陳列館歷史文化。成員們走進苗族雷家寨古苗居并體驗苗族服飾,還學習了苗族的禮儀和舞蹈,進一步加深了對苗族文化的認識。在省級非遺工坊,與苗族蠟染傳承人楊兵交流并親手體驗蠟染。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份古老的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圖為團隊成員在青水鎮蠟染訪制作蠟染畫臘圖。羅旭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在青水鎮蠟染訪制作蠟染浸染圖。羅旭 供圖

圖為青水鎮蠟染非遺傳承人楊兵夫婦與團隊成員合照。劉旖菲 供圖
本次“三下鄉”實踐,鮮活呈現了“非遺+鄉村振興”的青年方案,彰顯新時代大學生挺膺擔當的精神風貌。團隊期待更多青年關注鎮巴、接力傳承,共同為苗嶺文化注入數字動能與青春創意;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賽道上,大學生正以腳步為筆、以文化為墨,奮力跑好這場薪火相傳的“青春接力賽”,讓古老技藝在田野間綻放時代光彩。(通訊員:羅旭 肖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