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赤心向黨。為深入學習貫徹愛國主義精神,引導青年學子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使命,2025年7月21日,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尋史鑄魂·鑒往知來”實踐團,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走進承載著解放戰爭偉大轉折光輝歷史的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開展了一場主題鮮明、內容深刻、觸動心靈的尋訪實踐。在莊嚴肅穆的館內,隊員們通過聆聽權威講解、觀摩珍貴歷史文物,以重溫渡江戰役的崢嶸歲月,進一步深刻體會革命先烈為民族解放和國家統一所作出的偉大犧牲。
尋訪渡江征程,感悟紅色力量
團隊一行人懷著崇敬的心情,抵達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這座矗立于長江畔的歷史殿堂,以“木船”造型的主館區巍然屹立,仿佛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輪,承載著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闊史詩。團隊成員肅立館前,仰視著外墻鐫刻的紅色印記,江風拂面,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館內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獻、戰時實物、圖片影像和情景復原,全面還原了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解放南京的恢弘歷史。紀念館內陳列有一艘實物登陸艇、渡江作戰地圖以及一封封戰地家書,真實展現了戰士們奮勇拼搏、不畏生死的英勇精神。一張張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實物、一個個真實還原的戰斗場景,將渡江戰役的恢弘歷程生動再現,使隊員們仿佛置身于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浴血奮戰、不畏犧牲的精神力量。隊員們駐足凝視每一件展品,在歷史與現實的對照中深刻體會那段波瀾壯闊的解放歷程。這場以血與火書寫的勝利,不僅打破了長江天塹,也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
圖為見證南京解放的“渡江第一船”劉赫楠供圖
萬眾一心支前線,魚水情深映初心
在“人民支前”展區,實踐團成員們認真參觀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實物展品。展區集中展現了1949年春,廣大人民群眾以無比堅定的信念和實際行動,全力支持渡江戰役的感人場景。展館通過實景復原、圖片影像與文字講解相結合的方式,真實再現了群眾挑糧送飯、支舟擺渡、修橋筑路等支前場景。
展柜中展出的手工布鞋、簡易食具以及一張張支前登記表,承載著無數普通百姓對解放事業的默默奉獻。講解員講述了數位無名支前群眾不畏艱難、英勇協助的真實故事,讓隊員們深受觸動。在參觀過程中,大家不時駐足傾聽、拍照記錄,深刻體會到渡江勝利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無私支持,也更加理解了“軍民魚水情”的時代意義。
圖為團隊成員在“人民支前”展柜前參觀 劉赫楠供圖
橫渡長江赴國難,突破江防鑄輝煌
在渡江勝利紀念館的“突破江防”展區,一幅氣勢恢宏的戰斗場景浮雕映入眼簾:密集的炮火、激烈的沖鋒、奮勇擺渡的解放軍戰士——這一切生動還原了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強攻國民黨江防陣地的壯烈一幕。展區內陳列著實物登陸艇、繳獲的敵軍武器、作戰命令原件以及官兵使用過的軍裝和工具,讓人仿佛穿越回1949年的戰火歲月。
最令人動容的是一封由前線戰士寫給母親的家書,字里行間透露出戰士對親人的思念與對勝利的堅定信念。這一展區不僅展現了解放軍戰士的英勇無畏,也體現了全民族對統一與和平的共同渴望。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要銘記革命歷史,繼承先輩遺志,把革命精神轉化為前行動力,在新時代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追求進步、不負使命。
圖為紀念館內對渡江場景還原 劉赫楠供圖
此次活動,不僅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渡江戰役的艱辛與偉大,也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的愛國熱情與歷史責任感。通過近距離接觸紅色歷史,隊員們紛紛表示要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發展,堅定了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信念。
今后,實踐團將持續以“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為導向,把思政教育與專業學習相結合,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切實在“行走的思政課”中厚植家國情懷,書寫新時代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
圖為團隊成員合影 劉赫楠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