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大學生在行動的號召,2025年7月與8月,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塑本清源”小分隊聯合“青禾之旅”小分隊走進南京市青田雅居、朝天宮社區等開展環保科普宣講,并通過社交媒體等媒介開展宣傳工作,切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普及微塑料的知識,為推動公眾環保意識的提升貢獻青春力量。
一、準備工作
準備階段,團隊精心打磨宣講內容、設計新穎的宣講活動、制作了精美的ppt,圍繞著新污染物——微塑料來進行,同時制作了關于微塑料的科普視頻,為后續的團隊宣講和網絡宣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環保科普
實踐團隊走進了南京市青田雅居、朝天宮社區等,開展以微塑料為主要內容的環保宣講。實踐團隊成員通過舉辦環保課堂、發放木質的環保小禮品,普及了新污染物——微塑料提出、來源、危害和防范措施,增強了小朋友們對微塑料的安全意識,激發了他們對自然生態的興趣與保護熱情。
三、網絡宣傳
實踐團隊成員借助新媒體的影響力開展線上環保科普工作。他們在Bilibili、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發布了一系列關于宣講和環保科普的圖文,發布了一系列環保科普的圖文、視頻內容,通過生動的故事、有趣的互動和深入淺出的講解,進一步擴大了環保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帶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環保行動中來。
四、研究調查
團隊成員還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進行了“食品系統中微塑料污染的多維度評估及綠色消費研究”。他們線上與線下調查齊發力,發放問卷以獲得真實可信的數據。同時,他們還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對不同地區的樣品進行微塑料賦存分析,并提出了食品鏈條中的幾種可能遷移途徑。最后實踐團隊完成了調研報告的撰寫,為微塑料污染和綠色消費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
未來,實踐團隊將以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為基礎,不斷完善環保科普的內容和形式,用實際行動為提升公眾環保意識和生態環境素養貢獻南師環境力量。
(作者:謝趙洵、湯孝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