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孩子們對自然植物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近日,揚州大學教育學院(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郭蕊同學所在的暑期實踐團隊走進了南京市六合區城西社區,開展了主題為“葉子真奇妙”和“五顏六色的花”的自然科普課程,帶領孩子們開啟了一段充滿樂趣和發現的植物科普之旅。
本次課程的主題是“解碼植物密碼,做自然小偵探”。郭蕊同學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和豐富的互動活動,為孩子們揭開了葉與花的神秘面紗。在講述葉片知識的過程中,她利用高清圖片和科普視頻,詳細介紹了葉脈的“運輸網”功能以及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原理。
此外,郭蕊同學還引導孩子們使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不同植物葉片的紋理和形狀,比較了楓葉的掌狀裂葉和荷葉的圓形全緣葉,使孩子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葉片形態之間的顯著差異。在講解花朵知識的環節中,她圍繞花色形成的機理和傳粉的秘密進行了深入探討。通過展示花青素、類胡蘿卜素等色素的作用機制,揭示了花朵呈現五顏六色背后的“魔法”。
郭蕊同學結合動畫演示,詳細解釋了蜜蜂、蝴蝶等昆蟲如何參與傳粉的過程,并闡述了花朵為了吸引這些傳粉者而進化出的各種獨特結構。在互動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提出各種問題,如:“為什么有些花會在早上開放而在晚上凋謝?”、“葉子上的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等問題層出不窮。她則耐心地逐一解答這些問題,使得知識在問答之間得以有效傳遞。
為了讓孩子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記憶課堂上學習的內容,課程特別設置了手工實踐活動。孩子們利用彩紙和黏土制作出了各式各樣的“奇妙葉子”和“創意花朵”,將之前學到的關于葉脈形狀、花瓣顏色等方面的知識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之中。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制作出了諸如“鋸齒邊楓葉”、“彩虹色花瓣”等極具創意的作品,在動手操作的同時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課程,能夠讓孩子們更加親近自然、熱愛科學探索,并在他們心中播下一顆顆求知的種子。”郭蕊同學說道。這次科普課程不僅讓孩子們掌握了有關葉與花的科學知識,更激發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圖為志愿者與馬鞍街道的小朋友們進行合影留念
▲圖為志愿者郭蕊指導小朋友們進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