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黨的先進理論在鄉村落地生根,近日,一支由新鄉學院人文學院組建的“新思育人文,宣講進青年‘三下鄉’”實踐團隊深入河南、黑龍江、江西三地鄉村,結合當地紅色精神開展系列活動,以理論宣講、文化惠民、教育幫扶等多元形式,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與實際助力。

本次宣講團由10名青年學子組成,組織開展追尋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足跡專題實踐研修活動,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把新時代偉大成就融入教育教學,深入河南、黑龍江、江西三地鄉村,通過“習語宣講+文化惠民+教育幫扶”的多元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理論武裝是強大的精神動力。我們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河南、黑龍江、江西三地的地域特色緊密結合,融入紅旗渠精神、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井岡山精神,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黨的創新理論在鄉村落地生根。
為加強宣傳,宣講團成功開展線上宣講活動,助力紅色精神傳播與鄉村振興實踐。其中,河南專場以紅旗渠精神為核心,通過PPT展示、視頻播放等形式,講述紅旗渠修建的歷史背景、過程及意義,深入闡釋“奮斗精神”“以人民為中心”等理念在紅旗渠建設中的體現,及其對鄉村振興的啟示;黑龍江專場則圍繞東北抗聯精神和大慶精神,介紹抗聯戰士的英勇事跡與大慶油田的創業歷程,強調東北抗聯精神對維護國家主權的重要意義,以及大慶精神中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精神對新時代鄉村產業發展的借鑒價值。


一次次線上會議,在青少年心中種下關注國家發展、關心家鄉建設的種子,讓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黨的先進理論的內涵與力量。
在本次宣傳黨的先進理論實踐活動中,我們組建了專業的宣講團隊,圍繞鄉村振興等主題,開展專題宣講會與田間地頭微宣講。在講“國家安全”時,結合東北抗聯精神,闡述維護國家主權的重要性;講“奮斗精神”等主題時,講述紅旗渠的故事,讓村民深刻理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內涵。我們深入鄉村集市、田間地頭,以拉家常的方式,讓理論變得通俗易懂 。

我們面向鄉村中小學生,開展紅色故事講述、黨史知識問答等活動,講述楊靖宇、趙一曼等英雄的故事,將紅色故事與艱苦奮斗教育結合。同時,針對留守兒童、困難學生,提供課業輔導和學習方法指導,助力他們提升成績,拓寬知識視野 。我們還將利用線上平臺,擴大活動的影響力。通過錄制宣講視頻、直播文藝表演等方式,讓無法到現場的村民也能參與其中。線上平臺將定期發布紅色精神相關的學習資料、鄉村發展成就的展示內容,以及教育幫扶的相關課程,方便村民隨時隨地學習。

此次社會實踐是新鄉學院人文學院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實踐深度融合的生動案例,有效探索了黨的創新理論基層傳播的新路徑、新模式,為凝聚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作出了積極貢獻。從黨的先進理論宣講到服務落地,實踐團成員以實際行動架起連接理論與基層的橋梁。未來,隨著黨的先進理論的持續傳遞與幫扶舉措的深化,三地鄉村也將凝聚起更強勁的振興力量,在新時代的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
作者:王麗涵 李颯
學校:新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