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百色學院“黨徽映瑤鄉”推普先鋒隊的師生們走進凌云縣沙里瑤族鄉,在瑤族群眾中開展“推普助振興·同心筑夢行”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師生們自覺承擔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責任和青年使命,促進各族兒女在“書同文、語同音”中“心相通、情相融”,凝聚起大山瑤鄉振興鄉村的無窮力量。
作為2025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重點團隊,“黨徽映瑤鄉”推普先鋒隊主要由百色學院外國語學院的青年師生黨員和團員組成。推普先鋒隊指導教師、外國語學院周麗莉老師表示:“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基礎支撐,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舉措。百色學院作為扎根革命老區的高校,我們青年師生依托外語專業特色組建了推普先鋒隊,就是要在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的身體力行中,以專業力量賦能邊疆發展。”

在為期7天的推普活動中,師生們活躍在瑤鄉街圩的人潮中,向瑤族群眾宣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掌握群眾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情況。師生們走進大山深處的弄丁村,和瑤族群眾一起繪制推普助振興墻畫,領著小朋友一字一句練習普通話的標準發音,深入調研鄉村產業發展現狀。在那仰村,瑤族獨特的藍靛印染技藝深深吸引了師生們,也激發了大家用網絡直播手段幫助群眾擴大產業銷售門路的熱情。
如此種種,推普先鋒隊師生們以耐心細致、堅定執著的行動,融入了瑤族群眾當中。而瑤族同胞們同樣以山里人的淳樸感動著師生們。
隊員甘冬菁同學說:“當孩子用帶著鄉音的普通話念出‘警察’‘醫生’這些詞匯時,世界在唇齒間氣流的流動中具象化了。我忘不了那個拉著我衣角問‘還會再來嗎’的小女孩,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曇花一現的關懷,而是持續不斷的回響。”周艷梅則認為:“瑤鄉推普之行是最生動的‘實踐課’‘思政課’。從留守老人能用普通話簡單交流,到農村婦女試著用話術直播推廣非遺產品,再到孩子們用普通話唱響愛國歌曲,我真切感受到普通話不僅打破了交流壁壘,更給瑤鄉帶去了連接世界、發展產業的可能。”
為了表達對推普先鋒隊師生們的感謝,弄丁村頗通文墨的老黨員梁勛持以《百色學院人》為題手書古體詩一首相贈。詩中寫道:
“百院承載國語推,推到瑤鄉鄉親圍。
圍觀壁畫墻墻展,展出繁榮昌盛隨。
隨手老人母指立,立見孩童笑臉歸。
歸程山高路陡也,也有老少遠遠追。
追思此景為何原,原是太平盛世輝。”
文/鄧民勝 黃亞熙 劉婧茹 凌琦超 白云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