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伴夕陽”志愿服務隊的一員,此次三下鄉之旅讓我對“責任”與“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我們常常在校園里高談闊論,討論如何實現個人價值、如何為社會做貢獻。而這一次,在銀齡老年公寓,我們找到了最質樸、最真實的答案。
我們的價值,體現在為40多位老人詳細講解反詐知識后,他們恍然大悟的表情和“以后可不敢亂接電話了”的保證中;體現在一把把從水中提起、絢麗綻放的非遺漆扇帶給他們的驚嘆與笑容里;更體現在文藝匯演結束時,一位奶奶悄悄抹去眼角的淚花,緊緊握著我們的手說“你們什么時候再來”的不舍中。
這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如何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詐騙套路?如何設計適合老人動手能力的手工活動?如何調動每位老人的參與感?這些都在挑戰我們的創造力、耐心和應變能力。我們一次次開會調整方案,互相打氣,只為了能給老人們帶來最好的體驗。當看到我們的活動能真正讓他們開心,能切實地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時,所有的疲憊都化作了巨大的成就感。
這份成就感,源于我們將“胡楊精神”從口號落在了行動上。像胡楊一樣扎根,扎根于基層社會的土壤;像胡楊一樣奉獻,為需要關懷的群體送去蔭蔽。我們不再是象牙塔里紙上談兵的學生,而是可以用自身力量溫暖社會、創造改變的青年。我深刻認識到,青年的價值,不在于索取了什么,而在于為社會奉獻了什么;青年的成長,不僅在于課堂與書本,更在于這廣袤的天地與火熱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