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學院“三下鄉”:青春力量扎根鄉土,校地協同共繪振興新篇
時間:2025-07-10 閱讀:
夏日鄉野間,青春正綻放。2025年暑期,河南城建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青稷筑夢團”奔赴良西莊村,以“聚焦雜糧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子們帶著專業知識走進田間地頭,用實干行動為鄉村發展注入青春動能,譜寫了一曲校地協同的振興之歌。
授旗出征:以初心赴使命,用腳步量鄉土
出征儀式上,學院領導為實踐團鄭重授旗,囑托隊員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學問做進群眾心坎里”。身著統一隊服的青年學子們,懷揣著服務鄉村的熱忱與探索創新的期待,踏上了前往良西莊村的征程。前期精心規劃的調研走訪、配方研發、電商助銷“三步走”方案,成為團隊賦能鄉村產業的清晰路線圖。
深調研訪民情:腳下沾泥土,心中有丘壑
“大爺,您家今年種了幾畝谷子?銷路主要靠啥渠道?”“大姐,平時家里熬粥更喜歡加哪些雜糧?”走進良西莊村,實踐團第一時間與村委對接,在“黨群綜合服務中心”搭建起溝通橋梁。隊員們兵分多路,有的深入金燦燦的雜糧田記錄種植規模與品種特性,有的走進農戶家中圍坐攀談,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詳細梳理出當地雜糧產業在種植技術、產品加工、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堵點”與“痛點”,同時收集到200余條關于健康粥品的消費偏好,為精準賦能打下堅實基礎。
精研發提品質:實驗室里出成果,田間物產升價值
帶著滿滿一筐筐采集的雜糧樣本,實踐團回到學校實驗室。在博士教師團隊的全程指導下,學子們化身“科研尖兵”:檢測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反復調試小米、綠豆、燕麥等雜糧的配比,邀請師生開展多輪感官評價……經過數十次實驗優化,最終形成的《良西莊健康五谷雜糧粥配方建議方案》,不僅涵蓋3套主打配方,更附帶加工工藝指導,為當地雜糧從“原糧”向“精品”升級提供了科學支撐。
拓銷路促增收:直播帶貨“圈粉”,鄉土特產“觸網”
“家人們看過來!這是良西莊的有機小米,熬粥濃稠香甜,都是農戶們精心種植的好東西!”鏡頭前,實踐團成員化身帶貨主播,熟練地介紹著雜糧的品質與特色。為打通銷售“最后一公里”,團隊從腳本撰寫、包裝設計到直播場地布置全程親力親為,聯合村委開展的5場直播累計吸引超10萬人次觀看,帶動雜糧銷售額突破5萬元。從訂單核對到物流對接,學子們與村民并肩作戰,讓藏在鄉野的優質雜糧通過電商平臺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續篇章向未來:青春答卷常寫常新,校地情誼愈發深厚
實踐接近尾聲,團隊向村委遞交了包含調研數據、配方方案、直播復盤的“振興答卷”,村民們握著隊員的手說:“你們帶來的不只是銷量,更是讓日子越過越有奔頭的新思路!”
此次“三下鄉”活動,河南城建學院的青年學子們以專業學識為筆,以鄉土實踐為墨,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留下了鮮活的青春印記。未來,學院將持續深化“實踐育人+校地協同”模式,讓更多青年學子扎根鄉土、服務基層,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續寫更多“青春建功”的精彩篇章。
作者:姜璇 來源:三下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