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南京照相館》熱映引發社會對南京戶籍檔案的廣泛關注,“益紅延”志愿團順勢深入挖掘其中地下黨故事,積極傳承紅色基因與革命精神。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紅色資源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帶著這樣的信念,暑期,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益紅延”志愿團隊積極響應號召,先后奔赴南京、上海兩地深入調研,在檔案史料中解碼信仰密碼,在街巷舊址中觸摸精神脈絡,而后將紅色火種播撒進多地社區與校園童心,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接力。
“益紅延”志愿團實踐活動由兩大核心行動構成主體——深入調研和廣泛宣講;四個關鍵環節貫穿其中、賦予實踐深度與特色——深度訪談、數字技術探索、青年感悟與回響以及英雄卡片凝魂。
核心行動一:兩地深入調研——解碼隱蔽戰線的歷史密碼調研是實踐的基礎。“益紅延”團隊首先在南京展開實踐。在江蘇省數字檔案中心,隊員們系統學習了江蘇檔案工作在紅色傳承中的使命。參觀“書信家國 尺牘情深”檔案展時,泛黃的革命家書和珍貴照片成為生動教材,讓“絕對忠誠、隱蔽無我”的地下黨精神變得具體可感。團隊成員與檔案館人員就“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育”進行了深入交流,明確了“史料實證+情感共鳴”的路徑。在南京博物院民國館,1940年代的街巷、茶館、碼頭實景復原,讓隊員們仿佛置身歷史現場,感受到地下黨員傳遞情報、刻印傳單的艱險與執著。數字館的投影技術讓文物細節清晰呈現,也啟發了團隊思考:能否利用數字技術還原地下黨工作場景?帶著問題,團隊實地走訪了吉兆營、煤炭港22號、回龍橋小學、復成新村、磨盤街等地。盡管部分舊址已改建,但通過實地觀察和后續了解,地下黨員“智勇雙全、生死為民”的精神底色依然清晰。
隨后,團隊前往上海。愚園路81號劉長勝故居內,秘密電報底稿、密寫藥水等實物,無聲訴說著地下斗爭“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智慧。武定路930弄的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兩種戰爭”的論斷引人深思,墻上的“上海地下黨重要工作點分布圖”啟發了團隊用更直觀方式呈現歷史的思路。黃渡路107弄李白烈士故居中,那份“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的獄中絕筆信,讓所有隊員深受震撼,深刻理解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境界。當地居民補充的細節,使歷史更加豐滿,英雄形象更加立體。
核心行動二:多地廣泛宣講——讓愛國主義精神抵達人心調研的成果需要傳播。帶著南京、上海的收獲,“益紅延”團隊在蘇州、泰州、揚州等地開展了七場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覆蓋不同人群。在泰州靖江青仔暑托班,隊員們通過情景演繹再現李白烈士發報的場景,孩子們看得聚精會神。團隊還從歷史戶籍卡講起,與孩子們共讀《戰斗在人民的心臟》,結合圖片史料,讓孩子們直觀感受烽火歲月;在揚州市邗上社區,團隊設計的“紅憶導航”智能小助手發揮了作用。孩子們在它的引導下扮演“小小交通員”,通過“暗號對接”“情報傳遞”游戲,理解了“責任”與“勇敢”的含義。

此外,團隊還邀請泰州老黨員分享親身革命經歷,用最真實的聲音打動聽眾。其他場次也結合史料和團隊見聞,將紅色火種播撒進更多社區和校園。
特色環節一:深度訪談——捕捉歷史的溫度與回響訪談是深入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貫穿于調研和宣講之中。在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們注重搜集各方反饋,通過采訪、問卷與交流,進一步理解地下英雄事跡和地下黨精神。
在南京吉兆營,王爺爺告訴成員:“中共南京地下情報工作者沈世猷、丁明俊夫妻,在吉兆營24、26號宅院建立了秘密聯絡站,就是電視劇《潛伏》里的主角原型……”這些口述史料彌補了文字記載的不足。
在南京煤炭港22號鐵路舊址旁,負責清潔的大爺指著碑牌,“這里是黨員唐紹泉的家,曾是鐵路工人秘密活動的據點,只是現在舊址內部不開放,久少人問津了”。這段采訪讓團隊成員更加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在上海劉長勝故居,隊員們采訪了部分參觀的同學。一位少先隊員認真地說:“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他們換來的!”這代表了年輕一代對歷史的認知。
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一位來自河南的大學老師聽完團隊介紹后,鄭重評價道:“你們把這些藏在檔案里的名字和故事翻出來,就像把埋在土里的燈一盞盞點亮。讓更多人知道,今天的好日子不是憑空來的,是有人在黑暗里替我們負重前行。這事做得值!”這給予了團隊極大的肯定。
此外,“益紅延”志愿團還對老黨員、專業研學老師等進行特色化訪談。
特色環節二:數字技術探索——創新傳承方式的啟發技術的運用為傳承歷史提供了新思路。在南京數字檔案中心和博物院數字館的參觀體驗,特別是先進的投影技術讓文物細節清晰呈現,給團隊帶來了啟發。
在多地宣講中,團隊都進行了數字化應用的實踐。團隊創新開發“紅憶導航”智能小助手輔助游戲環節,與受眾進行互動,反響熱烈。探索數字技術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應用,成為團隊實踐的一個重要思考和未來方向。
特色環節三:青年感悟與回響——精神的內化與接力實踐最寶貴的成果是精神的觸動與傳承。團隊成員在調研、宣講、訪談過程中深有感悟。孩子們專注的眼神、立志“當密碼專家”的宣言、“美好生活是他們換來”的感悟,都生動地展現了紅色精神在年輕一代心中生根發芽的力量。同時,更多“益行小先鋒”加入“益紅延”志愿團,為傳遞愛國主義精神注入薪火脈動。這些感悟和回響,是實踐價值最直接的體現,也是精神接力的開始。
特色環節四:英雄卡片凝魂——精神記憶的生動鐫刻英雄卡片是傳承精神的生動載體。團隊成員基于史料制作“地下黨英雄人物卡片”,以“一圖一故事一精神”呈現英雄事跡,通過多種渠道展示。這些實踐讓隱蔽戰線精神可見可感可傳,助力其在群眾心中扎根。未來,團隊還將探索新形式,讓赤焰精神永續傳承。
結語:在追尋與講述中傳承通過“兩地深入調研”和“多地廣泛宣講”這兩大核心行動,結合“深度訪談”、“數字技術探索”、“青年感悟與回響”、“英雄卡片凝魂”這四個貫穿始終的特色環節,“益紅延”團隊圓滿完成了此次暑期實踐。團隊不僅梳理出“絕對忠誠、隱蔽無我、智勇雙全、生死為民”的地下黨精神特質,更探索出一條包含“實地研學+數字創新+多維傳播+正向反饋”的紅色育人路徑。
正如隊員們在實踐日志中所寫:“隱蔽戰線的英雄們用沉默守護光明,我們要用聲音讓他們的故事被永遠銘記——這,就是對愛國主義精神最好的傳承。我們追尋的不僅是歷史足跡,更是要讓隱蔽戰線的精神火炬,在新時代青年手中永遠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