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國家鄉村振興與科教興國戰略,促進教育公平,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切實將青年大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貢獻社會的實際行動。2025年7月3日,湛江科技學院星火聚力實踐團前往湛江市坡頭區南調街道南調小學,開啟為期七天的支教之旅,聚焦鄉村教育提升與調研,為鄉村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深入調研,傾聽村民心聲?
圖為團隊成員采訪當地群眾。溫綺華 供圖?
抵達鄉村后,實踐團成員開展村民調研工作。成員們分組深入各個村落,與村民進行面對面交流。通過親切的訪談,了解村民對教育的需求以及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成員發現村民們對子女教育極為重視,但由于鄉村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孩子們在獲取優質教育方面存在諸多阻礙。這進一步堅定了實踐團開展支教活動、改善鄉村教育現狀的決心。
特色教學,點亮知識希望
在支教過程中,星火聚力實踐團緊密貼合鄉村實際,大膽創新教學方法,構建起多元立體的學習平臺。各類課程不僅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融入人文素養與思政教育,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圖為團隊成員給孩子們上音樂課。溫綺華 供圖
音樂課堂上,實踐團成員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帶領孩子們走進音樂的奇妙世界。為讓孩子們更深刻理解《強軍戰歌》中激昂奮進的精神,團隊播放了《講武堂》節目里部隊戰士齊唱《強軍戰歌》的視頻,整齊劃一的隊列、鏗鏘有力的歌聲,瞬間點燃了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逐句講解歌詞內涵,引導孩子們感受軍人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隨后帶著孩子們打著節拍,用飽滿的熱情學唱歌曲。孩子們嘹亮的歌聲中,不僅培養了音樂節奏感,更在歌聲里播撒下愛國強軍的種子,厚植了家國情懷。
圖為南調小學的學生們正在創作。溫綺華 供圖
美術課成為激發孩子們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樂園。實踐團引入紀錄片《中國美術史》中的片段,展示敦煌壁畫、青花瓷等藝術瑰寶,引導孩子們感受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孩子們在創意繪畫中,用畫筆描繪心中的夢想;在手工制作時,將彩紙、黏土等材料變成精美的作品。通過藝術創作,孩子們不僅提升了審美能力,還學會用藝術表達內心世界。?
素質拓展活動是培養孩子們團隊意識與溝通能力的重要環節。實踐團設計了豐富多樣的團隊協作游戲,讓孩子們明白團結協作的力量。活動中,孩子們相互配合、彼此鼓勵,共同克服困難,在收獲歡樂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圖為實踐團成員給學生講解題目。溫綺華 供圖
在課程教學中,實踐團注重將人文素養與思政教育貫穿始終,通過講述傳統文化故事、紅色革命歷史,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厚植家國情懷。這些課程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審美意趣與創新能力,更在美育教育的浸潤下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助力南調街道鄉村文化教育振興。?
圖為星火聚力實踐團成員合影留念。溫綺華 供圖
此次湛江科技學院星火聚力實踐團的“三下鄉”活動,是高校學子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投身鄉村建設的生動實踐。未來,實踐團將繼續深入踐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關注鄉村教育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供稿:湛江科技學院教育學院星火聚力實踐團
通訊員:林華泉 李文靜 陳秀珍/文 溫綺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