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湖南工商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地理學院青春奮斗實踐團·本碩聯隊走進瀏陽市達滸鎮金田村,見證了該村在黨總支書記湯代其等干部的帶領下,以宅基地改革盤活"沉睡資源",打造"黨建強村、產業富村、生態美村"的振興新路。
黨建引領,擘畫鄉村治理新畫卷 金田村的蛻變,始于基層黨組織的有力引領。村黨總支創新推行“支委提議、兩委商議、黨員審議、村民決議”民主議事機制,從道路拓寬到宅基地騰退,每項決策凝聚集體智慧。2024年橫洞公路提質改造中,黨員帶頭拆房,村民代表大會全票通過方案,將3.5米窄路拓寬至6米瀝青大道,既通紅色旅游路,更連民心。70名黨員擔任“微網格長”,建立民情臺賬,實現政策、產業、服務“五個到戶”,推動基層治理從“管理”向“服務”升級。
(圖為調研團隊與金田村湯書記訪談)
宅改賦能,“云躲躲”民宿激活經濟新引擎 依托“法定無償、節約有獎、退出補償”原則,金田村整合閑置資源發展特色產業。“云躲躲”民宿便是典型:投資2000萬元的親子度假綜合體,依托90%森林覆蓋率,改造閑置農房為森林民宿,溪水花香的自然環境吸引大量游客。內設活動室、閱讀空間,融合自然教育與田野藝術,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帶動周邊26家農家樂提質升級,形成“三公里黃金旅游帶”。
三產融合,繪就共同富裕新圖景 金田村推動宅基地改革與產業振興深度融合,釋放“1+1>2”效應:集中流轉騰退土地建600畝高標準農田,引18家合作社入駐,水果玉米年銷超4200萬元。2024年村集體收入從10萬躍至50萬,村民人均增收35%,實現“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
(圖為長沙市科技特派員項目基本信息展示)
文明鑄魂,扮靚美麗屋場潤民心 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金田村以“美麗屋場”建設為抓手,拆15棟舊土坯房建西園玫瑰屋場等示范點。文明實踐站每月開展宣講、移風易俗活動,昔日麻將聲變讀書聲,村民精神世界更豐盈。
如今的金田村正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托起“產業金”,書寫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答卷。
團隊:湖南工商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地理學院 青春奮斗實踐團·本碩聯隊
文:公共管理與人文地理學院 江丹
圖:公共管理與人文地理學院 唐曉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