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您記住,凡是陌生人打電話讓您轉賬的,一定是詐騙!”“爺爺,免費的雞蛋領不得,后面可能就是陷阱!”8月21日下午,在阿拉爾市銀齡大家庭老年公寓,一場針對老年群體的防詐騙知識講座正在熱烈進行。主講人是塔里木大學“青伴夕陽”志愿服務隊的隊員,臺下的“學生們”則是平均年齡超過75歲的老人們。
針對近年來老年人群體成為詐騙重災區的情況,志愿服務隊精心準備了此次反詐宣傳。隊員們放棄了晦澀的法律條文,而是結合近期高發的“冒充親人”、“保健品詐騙”、“投資理財”等真實案例,用生動樸實的語言,編成小故事講給老人們聽。他們還制作了簡單的宣傳單,并設計了互動問答環節。
“報警電話是多少呀?”“110!”一位奶奶響亮地回答,引發全場笑聲和掌聲。現場氣氛活躍,老人們聽得認真,問得仔細。講座結束后,隊員李安琪還對趙鳳敏奶奶進行了專訪,鞏固學習成果。“不能買‘神仙藥’,不能信陌生人!”趙奶奶清晰地復述著要點。
“我們之前做調研時發現,很多老人對新型詐騙手段了解不多,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隊員蔡鵬介紹道,“我們的力量雖小,但希望能通過這次講座,在他們心里種下一顆警惕的種子,提高他們的防范意識。”
為了持續鞏固宣傳效果,團隊還在活動最后一天開展了反詐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老人們的知識掌握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經過宣講,受訪老人對詐騙的“非常了解”與“基本了解”程度達到100%,宣傳取得了顯著成效。
此次活動是青年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服務社會需求的生動體現。志愿者們用耐心和智慧,為“銀發族”守住錢袋子貢獻了青春力量,筑牢了一道溫暖而堅固的“防騙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