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印記,共繪振興新篇:巢湖學院“皖西紅旅·鄉村青年創客調研團”開啟征程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大學生群體正成為鄉村發展的重要生力軍。6月30日,巢湖學院“皖西紅旅·鄉村青年創客調研團”實踐團啟動培訓會在求實樓盛大舉行,為這場以“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吹響了出發的號角。此次活動聚焦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這一時代命題,旨在通過深入調研,探索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的融合創新路徑,為新時代鄉村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經濟與法學學院指導老師徐紅杏出席啟動培訓會并發表動員講話。她在致辭中指出,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承載著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和崇高理想,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動力。“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要帶著敬畏之心走進調研地,從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探索深度結合,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而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則是激活鄉村經濟、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力量。徐老師強調,本次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學術調研,更是一場具有深刻意義的社會實踐。她鼓勵實踐團成員以飽滿的熱情和嚴謹的態度投入到調研工作中,深入基層、貼近群眾,從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將所學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
實踐團隊長張覃然向與會成員詳細介紹了本次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團隊將深入素有“紅軍搖籃、將軍故鄉”之稱的六安市金寨縣和霍山縣,圍繞“紅色文化數字化創新”與“非遺茶產業現代化轉型”兩條主線展開調研。在紅色文化數字化創新方面,團隊將探索如何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如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保護與開發,打造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項目,提升紅色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在非遺茶產業現代化轉型方面,團隊將深入了解當地非遺茶產業的發展現狀,研究如何通過品牌建設、技術創新、營銷模式優化等手段,推動傳統茶產業向現代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多種形式,團隊將全面了解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的現狀、面臨的困難和機遇,為探索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提供詳實的數據和案例支持。
圖為發展成就觀察團合影
施展峰攝安全保障是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在啟動培訓會上,徐紅杏老師特別強調了實踐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她結合調研地山區道路復雜、夏季高溫多雨等實際情況,對交通安全、住宿安全、飲食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山區道路崎嶇,高溫天氣頻發,大家要時刻繃緊安全弦。”她要求團隊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每日進行安全情況匯報,確保每一位成員的人身安全。實踐團安全員劉子逸向大家詳細介紹了團隊制定的安全預案,包括各類安全風險的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流程,并現場演示了常用急救藥品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急救技能,進一步提高了團隊成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
實踐團成員施展峰代表全體成員發言,表達了對此次實踐活動的期待和決心。他表示,團隊成員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緊密協作、團結一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調研工作中。大家將在實踐中深入了解國情民情,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努力為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籌備階段,實踐團積極與當地政府、企業和農戶進行溝通對接,為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實踐團已與安徽凡沖茶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建立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未來雙方將在人才培養、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同時,實踐團還與當地多個部門和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為調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啟動培訓會的圓滿結束,巢湖學院“皖西紅旅·鄉村青年創客調研團”即將踏上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實踐征程。這群懷揣夢想的青年學子,將帶著對紅色文化的敬仰和對鄉村振興的熱情,深入皖西革命老區,用腳步丈量鄉村大地,用眼睛觀察鄉村變化,用耳朵傾聽群眾心聲,用雙手創造美好未來。他們將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讓青春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綻放出絢麗的光彩,為探索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推動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書寫屬于新時代青年的精彩篇章。(通訊員鐘景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