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戰略部署,響應“碳達峰、碳中和”國家發展目標,2025年7月4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碩博暑期科技服務團能源小組前往湖南省婁底市冷水江新華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與科技服務調研活動。團隊立足國家能源發展目標,結合自身專業背景,關注企業發展痛點,就企業新能源與儲能系統的運行模式、能源綜合管理實踐及廢氣礦井空氣儲能技術改造等話題,與企業技術人員開展了深入密切的交流,并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為企業的技術發展出謀劃策。

▲碩博暑期科技服務團能源組成員在新華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合影
聚焦能源變革,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結構深度調整與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儲能等關鍵技術與新能源深度融合。此次調研交流,正是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緊扣國家能源政策導向、提升學生專業認知與服務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

▲肖時鋒部長為團隊成員介紹新華能源公司基本情況
肖時鋒部長首先為團隊成員詳細介紹了新華能源在供電、發電、輸電、儲能及熱力生產等領域的發展現狀,重點講述了公司在本地資源基礎上推進新能源技術落地的戰略布局。企業以“創新為本,錨定前沿,追求卓越,回應時代”為指導方針,立足冷水江區域豐富的礦產遺跡與地理特性,積極探索能源領域的新型發展路徑,為構建地方綜合能源服務體系提供堅實支撐。在肖部長介紹結束后,團隊成員結合前期調研成果與肖部長就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交流。首先了解了目前冷水江市分布式太陽能的發展情況,針對公司目前采用磷酸鐵鋰電池作為電化學儲能的主要方式,研究團隊提出需注意電池容量、充電性能曲線衰減等問題。而后,針對新華能源目前建設的“源網荷儲”架構,團隊成員結合目前學術前沿,建議公司需要考慮柔性問題,即需考慮整個電力系統面對突發情況的應對能力。同時,團隊成員與肖部長針對公司現有的儲能方式,就相變儲能的可行性與經濟性進行了與肖部長進行了探討。針對團隊的提出的技術建議,肖部長首先誠摯感謝了團隊提出的建議,并介紹了公司在這些方面所開展的一些工作,肖部長表示,團隊成員提出的建議對于他們的技術開發很有參考價值,他們將在后續工作中加以考慮。
走進生產一線,助力節能生產。在調研的最后環節,肖部長邀請團隊成員前往生產現場參觀。服務團成員走進新華能源生產現場,先后參觀了鍋爐房及硬水軟化處理系統,進一步深入了解企業能源系統的實際運行機制。鍋爐作為發電系統的核心設備,其運行狀態直接決定了系統的熱效率與電能輸出能力。講解人員介紹道,該公司采用的工業鍋爐以天然氣為主要燃料,可以最大實現45t/h的蒸汽產量。在火電站蒸汽資源不足時,可以作為有效補充手段,確保供熱充足。在現場走訪階段,團隊結合專業知識,指出使用天然氣需要注意通風,避免天然氣堆積導致安全事故,現場的盧工介紹公司在這方面做的改進工作。同時,團隊成員發現目前公司使用的鍋爐設備出水溫度在100℃以上,為此,團隊成員提出,這個溫度與居民常用的溫度(60/70℃)存在一定的溫差區間,具有較好的余熱利用潛力,后續公司可考慮在余熱方面進行進一步工作。

▲團隊成員在生產現場與技術人員進行交流
在這次活動中,團隊成員參觀了新華能源公司,通過在一線調研,不但增加了自己對工業生產的感性認識,也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團隊成員也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企業在新能源發展、能源管理、儲能以及余熱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技術建議。新華能源公司的肖部長表示,團隊提出的技術建議對他們很有參考價值,他們期待后續能夠與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在新能源技術方面進行進一步深入地合作。未來,土木學院將繼續以暑期科技服務活動為平臺,扎根立足于企業實際生產需求,開展教學研究工作,為國家能源結構優化和地方產業升級貢獻“科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