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宣講禁毒知識,用藝術拉近距離,2025年7月3日南昌健康職業技術學院康養系“頤養鄉行”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前往撫州市金溪縣秀谷鎮馬街村,開展以“禁毒知識進金溪,藝術繪夢伴成長”為主題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活動以“教育性、趣味性、實踐性”為原則,通過禁毒科普與繪畫創作雙板塊設計,既貫徹《全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規劃》中“從娃娃抓起”的工作要求,又響應教育部“五育并舉”育人方針,推動鄉村素質教育創新發展。實踐隊隊員們為孩子們提供了禁毒教育和藝術啟蒙,開展了一場充滿教育溫度與成長力量的活動。

圖為吳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授課。供圖 黃語婕
活動伊始,實踐團隊教師聯合成員,向孩子們系統講解禁毒知識。“同學們知道哪些東西屬于毒品嗎?它們可能藏在零食包裝、飲料瓶里……”教師用生動案例與仿真毒品模型,深入淺出地展示常見毒品的外觀特征與危害,引導孩子們樹立“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安全意識。教師現場帶領孩子們進行毒品辨別互動,通過實物辨認毒品的教學,強化孩子們對毒品的警惕性,教育他們若發現可疑物品需及時向家長或公安機關報告。孩子們眼神專注,不時舉手提問,細細端詳辨認,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圖為實踐隊成員指導兒童繪畫。供圖 黃語婕
在三下鄉兒童繪畫活動現場,實踐隊隊員們將畫紙鋪展在長桌上時,孩子們已按捺不住興奮,:“我要畫天上的云朵!”“我想畫機器人!”為啟發創作靈感,隊員們依據孩子們的興趣分組展示素材。此時一位戴著眼鏡的小男孩正專注的創作國防戰斗機主題畫作,手執畫筆,認真的勾勒戰機輪廓,一筆一劃盡顯著對國防力量的憧憬。實踐成員引導孩子用色彩與線條,展現對保家衛國的向往。畫筆舞動間,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在鄉村孩童心中撒播愛國強軍的種子,傳遞守護國家的責任與熱忱。

圖為實踐成員指導兒童繪畫。 供圖 黃語婕
活動中成員們面帶笑容的坐在小朋友身旁,桌上擺著紙與畫筆,小朋友們專注執筆創作,成員們溫柔指導、耐心協助,傳遞知識與溫暖,用藝術拉近城鄉距離,在鄉村孩童心中撒播美育種子,讓文化下鄉的活力在互動中綻放。這一幕縮影著整個繪畫課堂的靈魂:當隊員們以“平視”的姿態融入孩子的視角,藝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指尖流淌的、觸手可及的夢想。紅帽下的輕聲指導,畫紙上的色彩碰撞,不僅定格了美育啟蒙的瞬間,更編織起城市與鄉村、青春與童真的溫暖紐帶——在這個夏日,鄉村孩童眼中的世界,正隨彩筆揮動而愈發絢爛。每一次耐心的引導、每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承載著對他們的期許,為鄉村兒童教育事業注入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隊成員合影。供圖 吳薇薇
此次“三下鄉”活動將藝術療愈融入鄉村,為兒童提供情緒表達與壓力釋放的出口,助力身心健康發展。同時,這場“禁毒+藝術”的融合實踐,突破了“單維支教”的傳統模式。當禁毒知識化作生存本能,當藝術創作照見精神向往,鄉村兒童的成長之路,正變得更清醒、更明亮、更遼闊。實踐隊將持續探索“美育+思政”融合路徑,以更多元的活動滋養鄉村童心,讓畫筆勾勒的不僅是色彩,更是逐夢的方向與家國的擔當,讓“三下鄉”真正成為鄉村振興路上,傳遞健康、美育與關愛的溫暖紐帶,讓禁毒知識與藝術之光,持續照亮鄉土大地。(通訊員 王芷銣 孫戀秋 王紫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