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福建農林大學“啟航丹詔”暑期三下鄉實踐隊赴四都鎮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四都鎮共有山地面積4.8萬畝,耕地面積1.2萬畝,淺海灘涂面積約2.2萬畝,海域面積約4.0萬畝,海岸線15公里。港口村依山面水,與東山島一島之隔,山地面積1550畝,耕地面積1734畝,蝦池面積550畝,淡水池面積200畝,淺海作業捕魚船98余艘。實踐隊在調研港口溪周邊環境時,發現仍存在如塑料廢瓶、泡沫等垃圾殘留于灘涂之上,對水體及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實踐隊隊員立即進行簡單的垃圾處理,為后續水質檢測奠定基礎。
針對廣闊的沿海灘涂及豐富的水產養殖產業,實踐隊在當地政府有關人員帶領下對港口溪進行水質采集,并對港口溪河流入海口周邊環境進行調研,并對其進行了拍照記錄。

結束問卷調查后,實踐隊又返回住處,對采樣的港口溪溪水進行氨氮含量、PH值、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初步檢測,獲取了相關數據,為深入分析港口溪的水質狀況提供了依據。
在水質抽樣后,隊員們圍繞當地居民對居住環境的滿意度、認為需要改善的環境方面、存在的污染問題等12項內容展開詢問并收集關于環境污染的反饋。為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實踐隊還分發宣傳手冊,進行環保知識科普。隊員獲悉當地村民對當地人居環境的滿意度較高,且認為當地政府對于環境保護修護措施較為滿意。說明當地村民環保意識較高,政府生態保護政策較完善,認為應進一步宣傳環保知識,促使當地村民對于周邊人居環境的認識更加深刻,進而自發保護我們的家園。
此次在詔安的實踐活動,是 “啟航丹詔” 實踐隊踐行環保使命的重要一步。接下來,實踐隊將對采集到的水樣檢測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形成詳細的實踐報告。報告將針對性地提出改善當地環境的建議,為詔安鄉村環保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助力當地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的協同共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