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河南工業大學北斗星筑夢團隊為了促進鄉村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在河南省漯河市天邊楊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活動主題日。課程主要圍繞“自我認知—壓力調適”兩個方面來進行,通過幫助他們提高自我認知、情緒管理等能力為鄉村兒童構建心理健康防護網,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更加從容自信地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以積極樂觀的姿態茁壯成長。
優點清單里的自信密碼 為了讓心理教育主題融入孩子們的日常,志愿者們設計了一堂特殊的心理課——“寫出你的十個優點”,讓孩子們建立起自信的城墻。在寫的過程中,志愿者們發現有許多孩子撓頭抓耳,遲遲不動筆,甚至偷偷去看別人的紙條,志愿者鼓勵:“優點不一定指的是你的成績,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抓起,比如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帶弟弟妹妹也可以是優點”。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孩子們開始動手寫了。五年級的蘇蘇寫道“遇到事情沉著冷靜”“字體工整”“作文寫得多”“回答問題舉手積極”,平常不喜歡說話的朵朵也寫了滿滿一張。這堂“寫出你的十個優點”心理課,是志愿者們踐行國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溫暖嘗試。這看似簡單的書寫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會從生活細節中發現自身閃光點,更在潛移默化中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提升情緒表達與抗挫折能力。

圖為團隊志愿者吳飛在分發書寫十個優點的小紙條。 蘇靈敏 供圖
童趣解碼壓力密碼 團隊隊員設置了一個壓力小游戲,志愿者何心怡向孩子們講解規則:“聽到‘鴨梨’,就要用右手抓右邊同學的左手食指,同時自己的左手食指要躲開。”孩子們認真聽完,自發圍成一圈,按要求擺好手姿,個個透著期待。隨著志愿者朗讀含“鴨梨”的情景故事,教室瞬間安靜。當“鴨梨”一詞出現,孩子們立刻行動:有的成功抓住同伴手指,開心地叫起來;有的反應稍慢被抓,發出驚呼;還有些孩子手忙腳亂,既沒抓到別人,也沒有被抓住。安靜的教室很快熱鬧起來,歡笑聲此起彼伏。被抓的孩子雖有點懊惱,卻難掩笑意;躲開“抓捕”的孩子則在一旁開心的笑著。不少孩子說“心怦怦跳”,在游戲中真切感受到了緊張與壓力。這場抓手指游戲,用輕松的方式讓孩子們觸摸到“壓力”的模樣。被抓住時的懊惱、逃脫時的雀躍、等待時的心跳加速,都是壓力最本真的模樣,讓“壓力”不再是課本上生硬的詞匯,而是變成了能夠觸摸、能夠應對的伙伴。。此次活動志愿者以趣味互動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感受壓力,將心理健康教育巧妙融入到輕松的游戲里,幫助學生正視壓力,調控壓力。

圖為團隊志愿者何心怡給孩子們講解抓手指壓力小游戲規則。 成姿錚 供圖
從筆尖流淌的十個優點,引導孩子們挖掘自身閃光點,構建積極健康的自我畫像,再到抓手指游戲中對壓力的具象感知,把壓力轉變為具體化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歡笑與緊張中,觸摸情緒的邊界,從而學會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每一項活動都承載著團隊對鄉村兒童心靈成長的細膩呵護。團隊成員們表示,在后續的課程中會用更容易讓孩子們接受的方式,搭建起理解與陪伴的橋梁,讓鄉村孩子在被看見、被接納中建立自信,學會與情緒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