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老師帶領隊員們參觀展廳:1933年紅軍用過的馬燈,玻璃罩上仍留著彈痕;戰地醫生的牛皮藥箱,內層殘留著草藥的褐色印記;戰士們集體書寫的《戰斗誓言》,泛黃的麻紙上,朱砂手印與鋼筆字跡交織,寫到“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在“木門會議”復原場景中,八仙桌、長板凳按歷史原樣擺放,墻上懸掛的軍事地圖標注著紅色箭頭,完整還原了當年會議的場景布局。
圖為川北醫學院“銀齡護心,童心共護”三下鄉隊伍帶隊老師為大家講解相關歷史背景
圖 顏湘元
“每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者。”隊員們駐足于一組戰地書信前,泛黃的信紙上,紅軍戰士用鉛筆寫道:“家中勿念,待革命成功,我必歸鄉耕田”,樸實的文字讓在場者深切感受到革命者的家國情懷。此次實踐活動通過非遺體驗與紅色研學的結合,讓隊員們既觸摸到傳統文化的溫度,也體悟到革命精神的厚度。大家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當好文化傳承的“宣傳員”,讓端公戲的古韻與紅軍城的紅色故事在新時代廣為人知。活動結束時,全體成員在紅軍城牌坊前合影,青春的笑臉與紅色舊址相映,定格成傳承路上的生動剪影。
圖為川北醫學院“銀齡護心,童心共護”三下鄉隊伍于紅軍城牌坊前合照
圖 顏湘元
文字 鄧蕊超
拍攝 姚揚 顏湘元
一審 周俊杰
二審 馬文博
三審 程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