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1日,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暑期三下鄉 “守邊固防興村筑夢” 實踐支隊,在卡場鎮人大主席李志軍帶領下,深入盈江縣卡場鎮蠶桑養殖基地調研,為邊疆鄉村振興探尋路徑。
實踐支隊首站來到蠶桑養殖基地。據李志軍主席介紹,當地蠶桑產業尚處基礎階段,以 “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戶參與” 為主要模式。農戶種桑養蠶,將蠶繭賣給收購公司,政府則在公司與農戶間牽線搭橋。 走進蠶房,蠶寶寶啃食桑葉的沙沙聲不絕于耳。隊員們看到蠶匾下的白色粉末,農戶解釋是用于消毒、預防蠶病的熟石灰?;胤N植戶詳細講解了蠶的生長周期、養殖技巧和病蟲害防治知識。隊員們認真記錄,積極提問。 隨后的交流學習中,農戶分享了養蠶帶來的生活變化。蠶蛹用途廣泛,品質好的還可以藥用。參與養蠶后,農戶收入顯著增加。李志軍主席透露,2024 年卡場鎮蠶桑業農戶凈收入達 400 萬元。企業負責人也介紹了產品加工與銷售情況,產業鏈延伸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
實踐支隊成員在參觀討論廠房設備
卡場鎮氣候溫潤、土壤肥沃,為蠶桑養殖提供了優越條件。在政府扶持和企業指導下,當地群眾迅速掌握養殖技術。 李志軍主席稱,卡場鎮將蠶桑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全鎮桑葉種植規模約 3200 畝,正朝著萬畝桑田奮進。鎮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建設標準化蠶房、引進先進設備,開展技能培訓,并與外地絲綢企業合作,保障了蠶繭銷路和價格。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基地推行綠色養殖模式,構建 “桑 — 蠶 — 畜 — 肥” 生態循環鏈條,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
卡場鎮人大主席李志軍向支隊成員介紹廠房
一天的調研讓隊員們收獲頗豐。他們全面了解了卡場鎮蠶桑產業,也被當地政府、企業和農戶的精神所打動。 隊員們認識到特色產業對邊疆發展的重要性,以及鄉村振興需因地制宜。青年一代應肩負使命,深入基層,貢獻力量。
守邊固防興村筑夢實踐支隊與相關領導合影
未來,“守邊固防興村筑夢” 實踐支隊將繼續深入調研,總結卡場鎮蠶桑產業發展的經驗,形成切實可行的調研報告,為推動邊疆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參考,用青春行動詮釋擔當,讓希望的種子在邊疆沃土上茁壯成長。
通訊員:譚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