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筑牢新時代警校生理想信念根基,7月7日,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井岡紅土寄藍情”實踐團一行13人赴江西干部學院,正式開啟以“井岡紅映警徽藍,一堂穿越時空的必修課”為主題的暑期研學活動。通過沉浸式學習體驗,引導警校學子深刻領悟井岡山精神,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
緬懷英烈,在陵園中觸摸信仰溫度 研學首日,實踐團成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走進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蒼松翠柏環繞下,陵園更顯莊嚴肅穆。成員們整齊列隊,向為井岡山革命斗爭英勇獻身的烈士敬獻花圈,全體肅立默哀,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不朽功績。
在講解員的細致引導下,大家依次參觀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紀念碑和雕塑園。每一處建筑、每一段文字、每一座雕塑,都承載著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崢嶸記憶。從紅軍將士浴血奮戰的壯烈場景,到群眾支援革命的魚水情深,一個個鮮活故事讓成員們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與無私的奉獻精神。先烈們穿越時空的信仰力量,直抵人心,讓“忠誠”二字在警校生心中愈發厚重。
實踐團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 ┃ 實踐團聽取紅色故事

實踐團向烈士碑敬禮
深學細悟,在課堂上汲取精神滋養 在江西干部學院,實踐團成員參與了內容豐富的專題黨課學習。課程特別邀請井岡山精神傳承者——曾志同志之孫石草龍、甘祖昌將軍孫女甘紅梅等嘉賓,他們結合家族往事與自身經歷,從不同歷史維度生動講述井岡山精神的形成脈絡、發展歷程與時代價值。曾志同志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情懷,甘祖昌將軍解甲歸田建設家鄉的實干擔當,讓學員們對井岡山精神的時代傳承有了更真切的體會。
隨后的情景教學環節中,情景劇以新穎形式再現革命先輩在特殊歷史時期的堅定選擇與無私奉獻。演員們用真摯的表演,將先烈們面對生死考驗時的忠誠與擔當演繹得淋漓盡致,讓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變得鮮活可感,深深觸動在場每一位學員的心靈。
實踐團成員參與專題黨課學習
尋訪舊址,在遺跡中重溫革命歷程 次日,實踐團踏著先輩足跡,實地踏訪多處革命舊址。在八角樓——毛澤東同志井岡山時期的辦公地,成員們駐足于煤油燈旁,詳細了解《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光輝著作的誕生背景,深刻感悟“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形成的歷史必然性,體會先輩們在艱難處境中探索革命道路的理論勇氣。
來到黃洋界哨口,1928年保衛戰中紅軍以少勝多的壯舉仿佛就在眼前。在研學老師的講解下,大家重溫紅軍憑借天險與智慧阻擊敵軍的英勇歷程,深切感受革命先輩的無畏膽識與軍民同心的強大力量。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成員們通過大量珍貴文物史料、影像資料和復原場景,系統回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創建到發展的艱苦歷程。袁文才、王佐協助我黨扎根井岡山的事跡,讓大家對“依靠群眾”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隨后,實踐團還走訪大井毛澤東朱德舊居、小井紅四軍醫院舊址,在簡陋的環境中感悟紅軍將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拜謁曾志同志之墓和革命烈士紀念碑,在莊嚴肅穆中體悟革命精神的代代相傳。通過這一系列走訪,成員們對“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內涵有了更為系統的把握。
實踐團成員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 實踐團參觀朱德與陳毅故居

實踐團成員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傳承精神,以行動踐行時代使命 此次“井岡紅土寄藍情”實踐團井岡山研學活動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和精神洗禮。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通過實地學習,對黨的光輝歷史和偉大精神有了更系統、更直觀的認識,心靈受到強烈震撼,思想得到深刻升華。
同時,此次活動也是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深化實踐育人、強化忠誠教育的重要舉措,有效激發了青年學子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為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注入了紅色動力。
作為新時代預備警官,他們將以革命先輩為標桿,把在井岡山汲取的精神力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忠誠警魂,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矢志不渝投身新時代司法行政事業,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誓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