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佳毅)7月11日,夏日的蟬鳴與會溪村村委會里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交織,“惠溪知行”鄉村振興促進團精心策劃,在這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書法教學課。團隊成員劉佳毅以耐心和熱情引導孩子們感受漢字之美,孩子們凝神端坐,一橫一豎間,傳統文化的種子悄然播撒。
劉老師不僅細致講解執筆姿勢、基本筆畫,更穿梭于課桌間,俯身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書寫過程,輕聲糾正動作,反復示范關鍵筆畫的起承轉合。在她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從最初的歪歪扭扭,到逐漸寫出有模有樣的方塊字,專注的小臉上寫滿了認真與投入。

(圖為團隊成員教潤之班孩子寫字)
這堂書法課,遠不止于技能的傳授。當孩子們屏息凝神,在田字格上鄭重落下每一筆,他們不僅是在學習寫字,更是在觸摸中華文化最基礎的脈絡。筆尖下流淌的,是方方正正做人的道理,是對自身文化根脈的初次體認。孩子們專注的神情,正是對文化傳承無聲的回應與接力。在鄉村教育的土壤中,這樣的文化浸潤尤為珍貴。“娃娃們這股子認真勁兒,比看電視玩手機強百倍!”課后,蹲在教室后排的家長李大姐笑著抹了把汗,“城里大學生不光帶來字怎么寫,更教會娃們心怎么靜,這才是咱老祖宗留下的真東西啊。”

(圖為孩子們認真練習書法作品)
“惠溪知行”團隊的筆墨接力仍在繼續,孩子們作業本上那些從稚嫩漸趨工整的字跡,恰似雨后破土的新芽,在鄉村教育的沃土上舒展著文化自信的葉片。這方書桌前的堅守與傳承,終將匯聚成照亮鄉土未來的星河,讓千年文脈在山野間生生不息。